李白的“床”

    坐在床上吃饭、看表演,现在看来大概有点别扭,但在五代隋唐时期可是家常便饭。只是,这是一个家具变革的时代,正如扬之水指出的:“唐代是低型家具与高型家具并行,也是跪坐、盘腿坐与垂足坐并行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佛教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佛家的踞坐一开始挑战着中国传统礼仪的规范,一度被守旧人士贬斥。宋文帝时人郑道子,就曾给和尚修书一封,指责他们的踞坐习惯不合规矩。当然,历史证明,保守派已被时间的尘埃所掩埋。与踞坐同时的还有佛教家具在中国的流行:月牙凳(从佛教建筑的墩中衍化而来)、圈椅(由佛教绳床发展而来)以及其它新兴高型家具,都与佛教在唐代的传播有着密切联系,这种密切性从敦煌壁画中就可以窥见端倪。

    垂足坐和佛教家具的流行给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种更具威严、更立体的室内礼仪方式取代了原本相对“平等”的室内家具摆设和交流方式,使得整个室内环境更容易体现空间的纵深感和更微妙的政治隐喻性。以至于到了宋以后,自然要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产生歧义了。

    床,如今只是睡眠之床,非坐具,也非吃喝玩乐一勺端之床(宋以后被认为是一件不体面的事),而李白究竟躺在床上,还是站在井边,抑或立于坐具之床、茶床或食床的旁边默默冥想月光与寒霜之间的关系,也只有太白兄他本人最清楚了吧。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