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四五年前,上海书店出版社的32开“海上文库”小精装惊艳出场,开风气之先。今年早春二月,这套已经有五十余本规模的“海上文库”还在推出新品种,坚持用轻盈精良的蒙肯纸,坚持用清秀隽永的字体,坚持用温润舒适的圆脊精装,以及,坚持内容上一贯的海派风雅。
王安忆的书评集叫《雅致的结构》。书的上半部分讲“为什么读经典”,是文学教授王安忆为《包法利夫人》、《圣诞颂歌》、《女客》等外国文学正典做的导读。谈的多是老书,但由于作者对结构的洞察、对虚构的热情,写出了文学书评特有的柔软和坚韧。在书评周刊热衷于推荐新小说的今天,王安忆从经典中唤醒文学滋养人的成分是一种努力,更是一种在急剧变化时代追求稳定精神的传承。《雅致的结构》下半部分讲“为什么读当代小说”,是小说家王安忆知人论世谈当代作家,香港的马家辉、台湾的朱天文,在她笔下,褪去华丽,阐出新解。大部分书评人都可以评论小说家,但唯独小说家可以把另一部小说的书评写成小说,比如王安忆谈张北海的《侠隐》,手起刀落之间,侠落平川,端的成就另一个故事。
扬之水的《明式家具之前》跳票两年,终于现身。潜心名物研究的扬之水笃笃定定地谈明式家具之前的家具:两周家具、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屏风发微、行障与挂轴、唐宋时代的床和桌。需要说明,行障与挂轴等两篇系《古名物寻微》的抽印本,用扬之水在《跋》里的话说,抽印是因为“实在太喜欢小开本的样式”。
三本里数郑培凯的书名最有意思,《跳舞的螃蟹,明前的茶》。此书根据香港牛津版《树倒猢狲散之后》、《游于艺》,香港三联版《真理越辩越昏》三本书编辑而成,删除了其中时效性较强的文字,根据美食与品书的主题重新编排。香港中文大学的郑培凯教授近年来醉心品茗,有多本关于茶文化的专著问世,这次,添了美食美器和风雅生活,三者共同诠释了中国式从容。
借用郑培凯教授的书名,这三本优雅的小书对爱书人来说,做茶点刚刚好。至于这明前的茶是明前读还是雨前读,就看读者的心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