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田光代是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在日本其名声绝不亚于疗伤天后吉本芭娜娜以及另一位畅销作家江国香织。而相比吉本芭娜娜,带着灵异缥缈质感的疗伤系作品,江国香织都市独立女性的爱情故事,角田光代的写作角度相对要低一些,平淡一些。她的故事里,主角往往身在很普通的家庭,自身都市化特征并不明显的个体,角田在他们身上展开情节,探讨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家庭感情。
《对岸的她》是角田光代2005年获颁直木奖的得奖作品。作者以双线写作,一条记叙家庭主妇小夜子在葵的清洁公司的工作,一条追溯葵在学生时代与同学鱼子之间一段不平坦的青春历程。
小夜子在带着女儿辗转于各个公园间的过程里,深深地为公园妈妈们派系林立、自己无法融入其中而苦恼。角田光代用一个“妈妈们在小公园各立山头,在大公园相敬如冰”的简单比喻,就巧妙地概括了日本社会,或者说现代大多数社会人都面临的尴尬局面:面子上冷冷的和善,遮掩着背后的一切阴暗与虚伪,而且这种虚伪无孔不入,一如那句中国武侠片里的经典名句:有人就有江湖,你又怎能跳出?
作者说小夜子“爱思考”,其中讽刺意味多过赞誉:因为不擅长人际关系,所以不得不苦思如何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作为一个母亲,看着小女儿和自己一样只敢在人际圈子外窥视,却没有勇气主动融入,小夜子在女儿背后的赶鸭子上架,与其说是鼓励,不如说是对自己内心阴影感到恐惧,那种因“有朋友就是好,没有朋友就是不好”的人际关系准则而来的阴影。
当小夜子遇见豪爽、独立、坚强的女社长葵,小说往阳光、积极的暖色调发展的时候,作者同时拉扯出一条学生时代的葵与另一个出场不多却个性鲜明的女生鱼子的线索。就像小夜子和女儿仿佛在经历一道轮回一样,学生时代的葵和现在的小夜子同样是一道轮回:不善交际,孤独,在现实社会所谓的友谊和社会规则里随波逐流、无力挣扎。
无论是学生时代的葵,还是成人后的母亲小夜子,角田光代借她们的口质疑着这个世界:人为什么要长大?长大不就是为了能自己作选择,为什么真正事到临头,却又无可选择?
葵的母亲可以在想象里选择奢华的上等人生活,葵、鱼子、小夜子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想像中的精彩人生,被无情地变成一种虚无,在学校、打工、出走、家庭、工作,几乎一辈子经受“哪儿也去不了”的残酷。母亲和葵、鱼子、小夜子,两代人的差距,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揭示现代社会带给女性的愈加严重的心理伤害。
“对岸的她”是角田光代为学生时代的葵、现在的小夜子精心打造的一种虚幻的渴望。学生妹时的葵、“想成为别人”的小夜子,在鱼子和社长葵身上都一度以为看到了那个“她”在对岸笑着向自己挥手。但角田冷冷地拆掉了学生妹葵走向对岸的那座桥,因为年轻的葵还没有懂得真正的朋友是像海一样互相包容的。当她学会的,只是鱼子那种“觉得不好,不要掺合进去就是了”的自我保护,人情和友谊就真的趋向了无法修补的脆弱。
“长大是为了再相遇,是为了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小夜子内心发出的感慨,其实是明知当一个人成长了、从一重禁锢中挣脱出来,又面临着另一重禁锢时能坦然以对的蜕变。在一边骑着车,一边骂着“他妈的,他妈的”的小夜子身上,我们看到了成长带来的轻松。所谓真正的“对岸的她”,应该就是这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