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之美串起时代风云

    肯·福莱特(1949-),当代大师级惊悚小说作家。生于英国威尔士,先后在哈罗·威尔德语法学校和普尔工学院学习,1967年进入伦敦大学学习哲学。

    1978年凭借小说《针眼》荣获埃德加·爱伦·坡最佳小说奖,蜚声国际,开始专职写作。1989年出版的《圣殿春秋》,是作者最受欢迎的一本书。2007年出版的续篇《无尽世界》,一举登上《纽约时报》等十多个畅销书榜首位。

    198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圣殿春秋》是肯·福莱特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太过精彩的故事让人欲罢不能,众多忠实读者不依不饶催促他续写新篇。在等待了漫长的18年之后,《无尽世界》终于问世。

    小说将时代背景设置为1327年-1361年之间,距离《圣殿春秋》的故事足有200年之久,地点依然是肯·福莱特所虚构的英国王桥。故事围绕着宗教势力、贵族势力与普通百姓的三角拉力再度展开。开篇时间选定1327年显然是有深意的,当年英国发生一件大事,统治英国二十年的国王爱德华二世被王后伊莎贝拉伙同其情夫罗杰·莫蒂默联手废黜,随后生死不明。拥立的爱德华三世只有十多岁,本想挟天子以令天下的他们没想到爱德华三世作风强硬且胆大心细,即位后马上亲政,通过处死罗杰软禁王后的雷霆手段稳定了王位。饶有趣味的地方是,爱德华三世并没有去寻找下落不明的父王,这一点不由让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顺治与康熙的故事。同样是少年君主,同样是雷霆手段清除政敌,所不同的是,康熙打造出一个安定繁荣的盛世,而爱德华三世却穷兵黩武为夺取法兰西王位挑起了长达百年的英法战争。

    在这样堪称庞大华丽的背景下,故事却是以梅尔辛、拉尔夫、凯瑞丝与格温丝这4个孩子在市集开放日嬉闹时目睹一起追杀展开。这个隐藏的秘密犹如一根看不透的线,留下深深悬念的同时贯穿小说,看似漫不经心却伏笔处处的手法却足以让人兴致盎然。时间推移,4个人各自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作为贯穿故事始终的主角,梅尔辛出身没落骑士家庭,身为长子却因身材瘦小不被重视,只得成为建筑学徒。面对嫉贤妒能的师傅,依靠灵活的大脑与出色的手艺在建筑行业大放异彩,更赢得爱情。其弟拉尔夫睚眦必报且无恶不作,凭借高大身材跻身贵族阶层,不但在战争中掠夺杀戮,更在利欲诱惑下走上歧途。兄弟之间渐行渐远的人生对照充满了讽刺意味。

    爱情同样不可或缺,充满抱负试图改变自身命运的凯瑞丝被塑造得特立独行也是小说亮点之一。出身商人之家的她自小精明能干,在小说中她敢爱敢恨,在商业与医疗方面与保守的修士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并极力争取自己的爱情。在妇女地位低下的中世纪,以独立自主的形象赢得世人的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肯·福莱特更像是一个女权主义的积极拥护者,在作品中赋予走在时代浪尖的这些女性非常浓厚的前卫色彩。除此之外,贫苦女子格温丝、神秘修士托马斯、狼狈为奸的戈德温与菲利蒙等等,这些极富个人色彩的人物尽管繁多却不会令人错认,无论是高尚正义或卑鄙下流,无论是幸福或悲苦,都各显其能,在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伴随人生成长而不可避免的痛苦冲击令人印象深刻,恐惧、苦闷、寂寞与绝望的种种表达完全归功于肯·福莱特细腻深入的刻画。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曾经在伦敦大学学习哲学,而更早的时候则在普尔工学院学习过,相信这样的求学经历足以让他在任何可能的场景下都对建筑的相关事宜充满想像。事实上在《圣殿春秋》的故事中,就始终围绕着哥特式展开叙述。《无尽世界》一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石桥取代木桥,超大穹顶的罗马式建筑取代了哥特式,肯·福莱特把握史实之分寸,着眼于建筑的发展,条理分明地通过细节展示建筑的美,通过天才建筑师梅尔辛与其同伴的成长反映出王桥乃至整个时代的变迁。

    在小说中,王桥其时归属于修道院管辖之下,通过市集的开放进行有限的交易,修道院以此征收税金,平民通过交易获得收入。然而保守的修道院长背弃了前人的信仰,只希望收获而不愿意付出,更阻挠发展与进步。贵族同样不顾市民死活,以王室为代表的贵族势力只想维持自己奢华的生活与投身不义的战争,掠夺成性。修士与贵族联手压榨市民,让矛盾逐步激化。很显然,战争是离不开经济层面的支持,爱德华三世为战争做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鼓励国内建立自治市,因为这不但可以摆脱如同吸血鬼般贪婪的教会势力,更可增加国库收入。而市民也渴望拥有自治市的地位,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商业竞争。市民、贵族与修士尽管各取所需却又对抗却让故事张力十足。

    与此同时,暴虐无道的英法战争与令人胆寒的黑死病加重了小说的基调。在中世纪,无可救药的疾病往往是洗刷一切罪恶的手段,黑色同时也是忧郁、哀伤与恐惧的代名词。黑死病的横行,改变了欧洲落后保守的认知,人们的心灵乃至社会格局。人类文明与历史总是在极富颠覆性的变革中曲折前行,阴谋、暴力与欲望,仿佛无尽世界。进步与保守,彼此间的每一次碰撞都迸发出改变时代的火花,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在血与灵魂的冲突之后,渴望自由与发展的先驱们所激荡起的熊熊火焰足以划破中世纪黑暗的夜幕。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