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昨日之旅》的风格与茨威格以往作品相类,但是在作品后半段插入一段对战争时期社会——— 海德堡的游行队伍——— 写实性的描写,无形之中打上了政治的阴影。结合茨威格的犹太人身世,在二战时期遭受流亡的命运,便不难发现他对德国纳粹的憎恨情绪。再来看魏尔伦那首诗歌,便会发现其中不言而喻的一些东西。然而,译者在“译后记”里称此小说完成于1929年,离希特勒上台尚有4年,离二次世界大战还有10年。茨威格在书中能如此敏锐地嗅到战争的气味,将政治场面如此兴师动众地穿插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当中,对惜墨如金的他而言,显然不是出于手痒与挥霍。他定有一种情绪深含在内,或恐惧、或无奈、或憎恨,待人细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