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的升华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政治活动家费孝通两次学术生命,惟心系天下,“志在富民”。第一次学术生命中的《江村经济》、《生育制度》和《乡土中国》,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独树一帜。我现在捧读的《文化的生与死》这本书,是他第二次学术生命中的主要理论著作。
    
    本书辑录的32篇文章(分上、中、下三编),正是他晚年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撰写的经典著述。
    
    作者在本书提出的“多元一体”、“美美与共”、“文化自觉”、“人文世界”、“精神世界”、“意会”和“说不清楚的我”等许多新概念,扩展了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
    
    虽然本书都是单篇之作,但其思想的理路是贯穿全书的。费老早年并不知道对二者的理解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看法,而是不自觉地接受了个人是真实的存在(“实体”)的观点;但当他接触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等认为社会才是真实的存在(“实体”)的观点时,一时被这两种看法带进了“迷阵里”。作者在本书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总结,比较了不同学派的观点,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简明的语言阐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个人和社会既是实体又是载体,特别强调二者“是相互配合的永远不能分离的实体”。
    
    个人或社会,各自的背后都有实实在在的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积极的、有利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有害的。“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是一个社会实体。人类通过这个社会实体变得自觉,我们要了解自己。”
    
    费孝通一个时代的中国社会学结束了,但费孝通尽其一生扎根乡土积累下来的精神遗产是不怕时间冲洗的。愿费老的这本书,为创建文化多元一体的美好社会增添活力。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