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性尧与“文载道”——写在金性尧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

  金性尧是去年7月去世的,享年91岁,现在他去世一年了,《文以载道——金性尧先生纪念集》出版了,金性尧的三女金文男送了我一本,她说我当年写给她父亲的信还保留着呢。纪念集中最引起我兴趣的是沈鹏年先生的《文以载道秀出天南——悼文史大家金性尧先生》,此文长达8万字,简直够一本书的分量了。说到沈鹏年的这篇文章,不能不说到当今出版界的一个怪毛病,书籍总以白纸黑字为宜,因为这样的黑白反差最适宜阅读,我们的眼睛早已习惯了,千百年来就是如此,如果有改革的必要前人早改了,而现在不单印书用纸是五颜六色,字也是六色五颜,像这本纪念集,除了黑色字,许多地方用的是桔粉色,引文全是桔粉色,随页注释也是,年表是,所有的副题是,所有作者的名字也是,伤睛害眼的桔粉色几乎遍布全书,真是伤脑筋——你读不快也看不清,除非你是位黑粉色盲。沈鹏年的文章引文(旧信)极多(几乎占全文三分之一),受害亦最烈,这些旧信多是首次披露,证实了许多文坛纠葛,很有价值的,可是这阅读的快感全被粉色扫了大兴。 

  沈鹏年这八万字,其实主要就是说了两件事:一,金性尧与《鲁迅风》;二,金性尧与《古今》,这是1949年前,年轻的金性尧所经历的一正一反两件大事,一件给他带来莫大之声誉,一件给他带来长久的阴影。沈鹏年与金性尧私交甚好,1958年金性尧将《鲁迅风》全部19期的校样资料和包括许广平、郑振铎、周建人、巴金、柯灵、唐弢、李健吾等40余人的260多封旧信,全部赠给沈鹏年做研究用(沈当时正作鲁迅研究,而金性尧已转向古典文学了,也许金性尧更有资历研究鲁迅,他可是在18岁的时候就与鲁迅有过通信的文学青年),除了以上这些赠与,金性尧更是将珍藏了20多年的鲁迅写给他的四封信送给了沈鹏年,这样的厚谊,真是非同寻常。现在,沈先生将这些都写进了纪念集,增重了纪念的分量,而文中涉及的人物的是是非非,都不算什么了。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