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行看香港:这不平凡的十年

    曹先生常常对香港的现状颇多微词,但是作为一个在内地和香港都生活过的人而言,这样的态度却是客观而诚恳的。正是这样客观诚恳的态度,让这几十篇具有历史感的文章读起来,依然拥有现实的生命力。

    深思者,畅想

  作为一个幽默而乐观的人,这走过的十年,在曹先生的笔下,除了亲历不平凡历史的种种细节之外,除了始终刻意做“旁观者”冷静的思考之外,更多的,是对香港明天——下一个十年,甚至下面很多很多年——自由的畅想与展望。
  这样的言论在书中,星星点点,但是,一直灼灼闪亮。
  关于中国这个国家对于香港这个城市的意义——“香港对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作用,首先是因为中国本身坚持对外开放和实现现代化;如果中国对外重新关上大门,或者中国现代化进程被内外不可预测的原因再度打断,香港很可能最先衰落下去,不成其为香港……”说的是香港与大陆的血脉相连。
  在香港回归之日的反思——“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都代表着中国一整段历史的结束。香港正是标明这段历史起始和终结的记号。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但未来的历史轨迹会通向何方,今后的香港又会在这条轨迹上留下怎样的记号?要回答这样一个大问题,或者可从一百五十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历史中找到启示…… ”曾经新的起点,到了今天,也是一个新的句点。
  关于香港对于中国的意义——“香港本来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都会,回归中国之后应该变得更加国际化。以后香港不再是英国人一家的天下,其他各国都可能得到更大的活动空间。在未来的新世纪中,世界将更需要中国,中国也更需要世界。香港作为中国与世界最重要的交汇点,既会变得更加中国化,同时也会变得更加国际化和多元化。……”
  等等,等等。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言论,并不是盲目的溢美之词,更不是空洞的泛泛而谈,而是用事实打底;这样的乐观,是思考者油然而生的乐观。想起曹先生曾高兴地感叹过一个渐渐形成的现实,即“香港人对内地人的看法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应该有很多是从他亲身的经历出发的。
  笔者想,作为一个国人,在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庆祝,是反思,都是好的。十年,是一个时间概念,又不仅仅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促使着我们收集整理好曾经的历史给予我们的行囊,向前探望香港这个城市明天的模样,更进一步地,出发,探清这个国家将要踏上的征程。而这些,并不单纯是这一本甚至这一类书籍所要告诉我们的。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