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奶杀手”曹景行:文化人不能靠绯闻

    著名新闻人、凤凰卫视《时事开讲》评论员,被戏称为“师奶杀手”的曹景行近日推出专著讲述“香港十年”。曹景行的父亲曹聚仁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爱国人士。因其父亲的关系,曹景行对香港有着特殊的感情和了解,他以新闻记者的视角,从泛文化的层面,观察香港十年的变与不变。昨日曹景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谈他眼中的香港文化对内地的影响。

   香港帮内地打造流行文化

  香港回归后,香港流行文化已经不像以往那样“神秘”了。十年来在香港的影响下,内地的流行文化已经形成。曹景行回忆,“实际上,香港电影、电视、‘四大天王’等影响内地主要是在回归之前,当时的港片、粤语歌曲,包括生活方式如飞机头、小裤脚、喇叭裤等,都是受香港电影的影响。香港回归之后,影响减退。过去亚洲日本、韩国等流行文化都是通过香港地区传入内地,但在内地全面开放后,香港流行文化反而衰落了。现在香港流行文化对内地的影响已经完成了历史任务,香港要依靠内地广阔的市场,明星们都跑到内地拍片演出了。”曹景行认为,香港流行文化下滑,除了内地的文化繁荣外,也有受互联网的影响和冲击。

  文化产业与内地继续融合

  曹景行认为:“文化也是一种消费,香港是个多元化的文化消费之地,内地人曾说香港是个‘文化沙漠’,其实香港文化消费要比内地好,内地人没资格说香港缺乏文化氛围。比如我需要的都得到了,要看电影、看书,我可以看到的比内地都要多,包括非常冷僻的影片,还有一些经典文化的演出,他们可以跑去国外看。但是经营角色的变化是目前香港文化遇到的难题。”曹景行分析道:“香港文化产业遇到的问题较大,现在来内地投资的机构越来越多,而内地也不再只依靠香港的高科技,香港自己的科技项目也少了,这是香港经济转型的后遗症。香港文化产业不景气,文化投资面临内地的竞争,所以需要与内地继续融合。”

  香港与内地文化仍有别

  “香港流行文化要走出低谷,更多是要综合性地发展,就像合拍电影一样,香港和内地的经营合作可能会更多,因为香港从文化上已经很难影响内地,内地文化现在太丰富了,反而现在是内地的盗版碟在影响香港。合作出版图书,找内地的歌手包装演出等。”曹景行提出这样的观点。对于近年来内地出现的“草根文化”、“百家讲坛”于丹、易中天现象,曹景行认为不适合香港,内地的学者、文化人集中,香港养不起这么多人,他们对内地作家不了解,香港作家也很难融入内地作家的语言风格,百家讲坛也不可能配成粤语。而且文人集中是要出东西的,没东西,整天像娱乐圈那样出绯闻,没用,这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今后不再有“香港片”一说

  内地读者知晓香港文学大概除了金庸、董桥就是张小娴了。曹景行认为:“金庸之后,香港本土文学没有出现影响大的作家,张小娴也没有改变香港的文风。没有像‘四大天王’那样改变整个流行歌坛。因为她这一代不是开创性的写作,影响力还没有琼瑶大,在文学方面对内地的影响非常有限,而香港的报刊杂志风格对内地的影响反而较大。”曹景行欣慰,好在内地的图书现在香港已有同等价格的出售,不再加价了,只是品类较少,挑选的范围非常有限。曹景行透露,香港报纸副刊版面“豆腐块”集合在一起的书是港人爱看的。香港太过地方化,在香港一本书卖一两千册已经很好了,所以一些风水、饮食、旅游等实用书籍卖得较好。

  曹景行最后表示,今后不再有“香港片”这一说了,而是两岸三地共同求发展,中国好,香港才会更好。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