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传来消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已于2007年1月在全国各地上市,与广大读者见面。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何许人也?凡对电影略知一二,或对悬疑惊悚片情有独钟者,都能在听到这个名字后随口说出诸如《蝴蝶梦》、《美人计》、《39级台阶》等如雷贯耳的片名,之后便会想起那些让自己惊恐、揪心的场面和时刻--作为一代电影宗师,希区柯克已经成为悬疑惊悚的代名词。《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是何许书也?它是一部大师对大师的访谈录: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创始人特吕弗,对“悬念大师”希区柯克进行了一场历时四年的采访。特吕弗一生崇拜希区柯克,曾用很多方式向他致敬:影片,评论,对希区柯克追逐式的采访等等,这部再版的对话录便是这种致敬的延续。它不是一般意义的采访,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交锋,就像两块打火石在黑暗中不停地敲击,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是一本真正的“希区柯克之书”,揭示了希区柯克这个易受攻击而又敏感的人的真正本质,也记录下了自默片时代起便活跃在影坛上的这位大电影艺术家行将消逝的艺术秘密。这场交谈进行了整整四年,希区柯克回答了特吕弗关于自己电影生涯的500个提问,详尽叙述了他的生涯、幸运和倒霉,以及他的困难、他的探索、他的怀疑、他的希望和他的努力。在书中,不仅希区柯克妙语连珠(“在纪录片里,上帝是导演,在故事片里,导演是上帝”),特吕弗也时常画龙点睛(“我觉得您所有的爱情戏都拍得像凶杀戏,所有的凶杀戏都拍得像爱情戏”)。特吕弗以俄狄浦斯求神示的方式向希区柯克发出询问,试图通过希区柯克的全部作品去搞清“希区柯克式电影语言”的独特架构--正是这种架构形成了他不可模仿的风格。
对于研究希区柯克及电影艺术的专业人士来说,本书是一份由研究对象参与写作的第一手珍贵研究资料,线索清晰,材料详备;对于电影人来说,希区柯克的执导体验,是案头一份生动的参考指南;对于热爱希区柯克的普通的电影观众来说,本书是与悬疑大师的一次亲密接触,面纱揭去,才发现原来他始终是一个生活的观看者。
作为研究希氏电影的经典范本,这本“希区柯克之书”从1967年初版以后,在各国以各种文字被不断再版。1980年希区柯克逝世之后,弗朗索瓦·特吕弗又增加了一章,论述希区柯克最后的几部影片。这次由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便是在国内首次出版的中文版增订本。书的末尾,特吕弗还题写了一篇短序作为诀别:“这个人去世了,但这位电影艺术家并没有死。他的电影连续不断地流传开来,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淹没。”
在由2007年北京书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合办的专家荐书活动中,书评家止庵专门推荐了这本被奉为经典的《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