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读《余光中传》

  一首《乡愁》,牵动了亿万华人的心,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过这首名诗。因此,余光中的大名,在海峡两岸几乎家喻户晓,并醒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所以他也自称“江南人”;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所以感情上他又自觉为蜀人。他曾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半个多世纪以来,余光中一直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的创作,还搞翻译,所以自称有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他风趣地说:“写诗,是为了自娱;写散文,是为了娱人;写批评,尤其是写序,是为了娱友;翻译,是为了娱妻,因为翻译的工作平稳,收入可靠。这四样东西的版权将来正好分给四个女儿。”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祖国。他“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声称“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的身上,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谜。比如,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写作?他自己的解释是:“我写作,是迫不得已,就像打喷嚏,却凭空喷出了彩霞;又像是咳嗽,不得不咳,索性咳成了音乐。我写作,是为了炼石补天。”

    这本具有独家性与权威性的余光中传记,最近由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授权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此书视角宽阔,资料详实,对余光中的文学天地和人生都有详尽而独到的描述。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