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之“发展”的深刻反思——《失窃的收成》导读

    范达娜·席瓦:从核物理学家到生态女性主义者

    阅读一本书,对作者的了解有时是很重要的准备。而阅读一本看上去有些另类、与我们习见的说法很不相同甚至显得激进的书,对于作者的了解就更加重要了。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作者会有如此激进的看法,并将作者的看法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去思考。
    《失窃的收成:跨国公司的全球农业掠夺》一书的作者范达娜·席瓦是一位有着重要国际影响的印度学者,也是在生态女性主义这一女性主义和生态环境哲学理论的重要分支中,最新发展的“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出生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她的外祖父曾为建立一所女校而进行绝食斗争,母亲是一位有着强烈女性意识的学校顾问,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林务官。她从小在山村长大,亲眼目睹了喜马拉雅森林的逐渐消失,并亲历、参与了著名的印度妇女保护环境的抱树运动。
    出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爱因斯坦的崇拜,席瓦决定学习物理以了解自然。她认为“研究物理和研究生态并没有真正的不同,后者只是增加了察看生态破坏和我们在这个星球上赖以生存的系统被毁坏状况的向度。”她先是从事核物理研究,曾是印度最出色的女性核物理学家,后来因认识到核系统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转而从事量子论研究,于1978年获得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科学哲学博士学位,而后在邦加罗尔(Bangalore)的印度管理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两个问题改变了她的生活道路:一是印度的高科技与贫困共存的现状使她对现代科学的发展等于进步和减少或消灭贫困的线性方程式产生了质疑,并因此转而研究科学与技术的社会与环境(context);其二是喜马拉雅森林的消失和她参与抱树运动的经历。
    作为第三世界的生态女性主义者,席瓦对于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关注,是与现实存在的问题紧密相联系的。1982年,她放弃了大学的教职,并于当年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生态研究基金会,致力于使研究不再仅仅为有钱有势的阶层或政府服务,也要为基层运动服务。
    在授予席瓦“适宜生存奖”的评审辞中,评审者认为,她所领导的基金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网络,其研究者们致力于支持人民的环境斗争,这些斗争的部分目标是清晰地表达并捍卫人民的知识。她领导该基金会在一系列领域做出了重要工作,主要包括: 
    1.在农业与基因资源方面,她对绿色革命及由基因技术引发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批判性分析极具前瞻性,对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2.在生物多样性方面,随着70年代开展的“契普克”抱树运动,她开始了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发起社会运动来保护本地的种子。当看到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和知识多样性的密切联系时,她又发起了反对“生物剽窃” 的运动。
    3.在世界银行与WT0问题上,她对世行施加压力,并参与协调了印度与 WTO有关知识产权及农业方面的主要谈判。她还是致力于控制和干涉全球化影响的组织——全球化论坛的发起委员会成员,并领导了旨在保护人民知识和食品安全的国际运动。
    4.在生态和社会性别研究方面,其著作《继续生存:妇女、生态和发展》国际影响深远。她是1991年世界妇女与环境大会主席,致力于捍卫生物与文化多样性。
    作为一位著名的生态女性主义学者,席瓦有多种著作出版,其中,像《继续生存:妇女、生态与发展》(1989)、《绿色革命的暴力:第三世界的农业、生态与政治》(1991),以及她与德国学者米斯(M.Mies)合著的《生态女性主义》(1993)等,都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以《生态女性主义》这本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为例,这本书所探讨的问题可谓相当广泛,除去那些更为直接涉及性别的问题之外,还涉及到像宇宙观、科学观、自由、发展、社会体制、生态环境、核技术应用、生物技术等许多重要问题。

    “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对全球化和“赶超”发展观的反思

    按照美国《生态百科全书》中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解释,首先,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激进的政治活动形式,它来源于妇女权利运动、公民权利运动以及和平与生态运动的会聚,也对这些运动的会聚做出贡献。其次,生态女性主义也包含了讨论社会和环境的统治支配的原因、本质及解决办法的各种理论。这些理论反映了主要来自生态学、历史学、女性主义、文学、神学和哲学立场的多样性。从席瓦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所有这些鲜明的特色。而且,席瓦还超越了早期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些局限,例如不是站在中产阶级白种女性的立场看问题,进而将第三世界的视角和第三世界更关心的问题引入理论当中。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