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经十年组织编纂的《上海通志》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科院出版社联合出版。《上海通志》全书10册,46卷。
据悉,现存最早的上海地区的地方志为800多年前的《云间志》。此后,历朝历代编纂了300多种府县志、乡镇志、村里志等,但一直没有一部上海市志。1932年,柳亚子先生担任上海通志馆馆长后,至1936年,已初步编纂出1000余万字的《上海通志》志稿和资料。但终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半途而废,只留下200多万字的残缺资料,现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邹逸麟认为,这部《上海通志》不是各县志、区志、专业志的浓缩版,而是站在全市的高度,全面反映上海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主要发展历程并有自己特色的一部志书。该书信息量大、科学性强、存史价值高。
原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上海通志》总纂黄美真认为,“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治上海者可以从通志这部地情百科全书鉴古征今,析以往之利弊得失,明今后之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