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美“伊丽影吧”VS米兰“美报来个性礼品店” 个性化小店门面是金

“个性化”在现在是一个挺流行的词,如今人们不再喜欢去买千篇一律的饰品去装饰自己或者送自己心爱的人,而是要彰显“个性化”,于是个性化小店应运而生。但并不是所有个性化的小店都如此吃香,赚钱和亏本也许只在商铺的选址、定位、经营的一念之间。

    上海人的消费观决定个性化的消费大有潜力很有搞头。小店关键是特色和新意,慢慢就会发掘独到和固定的消费群落。但并不是所有个性化的小店都非常吃香,比如本期的两个主角--迪美广场的伊丽影吧和米兰时尚广场的美报来个性礼品店,两者的生意可谓天壤之别。其实赚钱和亏本也许只在一念之间,关键在于你怎么选址,怎么定位,怎么经营。

门面的位置和装修见高低    伊丽影吧位于迪美时尚广场的136号铺位,地处迪美南入口的次干道侧,离迪美的主干道也不超过10步路。它的铺面和招牌很大,大到有点惹眼,店面积虽然不超过10个平方米,但是门面很宽,纵深处比较短,是一个绝佳的铺位。粉红色的装修既喜庆又惹人喜爱,吸引了不少过往时尚女孩或者情侣的注意。

    而位于米兰时尚广场的美报来个性礼品店,不花点力气还真难找,宽不到1米的门面,纵深处却有3米左右,内部的宽度约为2米左右。这是一个标准的“坛形”商铺,这种商铺在做生意时是比较吃亏的,因为窄门面大大减少了过往客流的注意力,而内部面积比较大也将导致租金不会太低。同时,美报来个性礼品店虽然处于拐角位置,但是它在拐角处的另一面墙并未打通,那么拐角也就失去了优势。而米兰广场拐角处的一个弧形挡板又削减了门面的宽度,选择这样的铺面实在是一大失策。

    记者两次来到这两家店采访。伊丽影吧的俞秋瑾是一位40多岁的精明女老板,无论是说话做事都让人感觉干净利落。记者来店里的两次,生意都非常之好,俞老板只能是一边招待客人,一边和记者谈着。

    “你看到的生意还不是最好的呢,生意好的时候我根本连跟你说话的功夫都没有。”俞老板说,“你看这边的几个人,都是很远的地方特地过来的,他们就是喜欢在我这里拍照片,做个性饰品。”

    美报来个性礼品店的情况与此恰恰相反。记者两次来此店探访时,都看到店里的女店员趴在台子前睡觉。即使是在上下班高峰--米兰时尚广场客流量最多的时候,也很少会有顾客在店前停留。

    不过这也怪不得顾客不捧场。小店内的装修毫无特色,甚至谈不上装修,左边一个玻璃柜上堆放着一些烤磁玻璃杯,另外有的就是一个收银台、一台照片贴纸机。玻璃柜上还贴着几个个性制作项目的价格,都在两三百元,但是上面提到的项目在小店里却看不到展示品。

    “这家店生意很差,”周边一家卖玉石饰品的小店阿姨向记者表示,“店面又偏,做生意又不主动,生意哪有那么好做的?”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