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卫生习惯科学吗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但是仅有讲卫生的意识还远远不够,一些不科学的卫生习惯不仅起不到作用,有时甚至还会有害。对照下面的行为,看看你的卫生习惯科学吗?

    用白酒消毒碗筷  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其实不然。因为,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浓度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在65%以下。所以,使用白酒擦试餐具,是达不到消毒目的的。 

    用白纸包食物  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但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 

    用卫生纸擦拭餐具水果  医学检测证明,许多卫生纸消毒并不过关,即使消毒较好的产品,在摆放过程中也容易被污染。用这样的卫生纸来擦拭碗筷或水果,并不能将物品擦拭干净,反而还会在擦拭的过程中带来更多的病菌。

    用不消毒的抹布擦桌子  实验显示,全新的抹布在家庭使用一周后,滋生在其上的细菌之多会让人大吃一惊。而在餐馆、大排档、地摊食品桌,抹布的卫生情况会更差。因此,用抹布擦桌子,应当先洗净再用,抹布每隔三四天就应该用水煮沸消毒。当然,如果能使用一次性桌布,则可避免抹布所带来的危害了。 

    长期用一种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对某些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会使口腔中的细菌慢慢适应,产生耐药性,这种药物牙膏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定期更换牙膏。 

    将衣袋当成“百宝箱”  衣袋是为储存出门急需之物而设的,如备一条干干净净的手帕或纸巾,这是一种好的卫生习惯。可是有些人,尤其在冬季,衣袋成了“百宝箱”,里面装着香烟、打火机、名片夹、钱、钥匙甚至还有食品。

    这种习惯对健康很不利。首先是我们的这双手,出门之后总是摸公用的物件,没有洗手又摸了衣袋里的物件,就会将衣袋里的物件污染。而衣袋里如果又装的是钱,这钱本来就很脏,再一次污染其他物件,形成交叉污染,加上冬季服装洗涤的频率较低,于是衣袋就成为了“储污袋”。据有关部门检测,人们最习惯放在衣袋里的钥匙,60%以上带有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真菌等致病菌。如果用抓过带菌的钥匙去抓食品,就可能将疾病传染到体内。

    每天饮用桶装纯净水  很多人因为觉得纯净水“干净”而每天饮用纯净水,但老年人、少年儿童及婴幼儿不宜将纯净水作为通常饮用水大量、长期饮用。如因水源条件差需饮用纯净水,也应与矿泉水交替着喝。 

    其次,要定期全面地清洗、消毒饮水机。清洗间隔是:冬季一般三个月一次,夏季一般一个半月一次。应由专业清洗人员承担清洗工作。 第三,加快桶装水更换速度。桶装水启封后,应在一周内饮用完,并且在三天后不再饮用凉水,而应煮沸后再饮用。 

    用塑料容器放入微波炉加热  塑料容器在高温下会释放出毒素。将一般普通塑料容器放入微波炉加热。虽然塑料自身不被加热,但热的食物会使容器变得很烫。这些塑料容器在高温下可能放出毒素,染污食物。此外,一些厨用透明塑料纸也会在加热的微波炉中放出毒素。英国人曾做过一个试验,发现塑料纸中之化学品DEHA在微波炉中加热时渗入了食物。DEHA渗入高油脂食物中较多,因油脂在微波炉中可以非常热,高剂量的DEHA可使老鼠生癌。 

    用自来水洗果蔬残留农药  蔬菜瓜果上的残留农药仅靠自来水冲洗是洗不掉的,一般可以用以下几种简易方法。1.浸泡水洗法:蔬菜污染的农药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10分钟。同时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2.碱水浸泡法: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到10克)5到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到5遍。 3.去皮法:削去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可用于苹果、梨、猕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茄子、萝卜等。4.储存法:适用于苹果、猕猴桃、冬瓜等不易腐烂的种类。一般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水果。 5.加热法:有些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常用于芹菜、菠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到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洗一二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