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书籍”倡导自我保健 引发南北抢购风暴

  健康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话题,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现代人的寿命也在不断的延长。但是,正当人们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力争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更舒适时,很多人的身体却进入了一种亚健康的状况。当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时候,抑郁症、神经衰弱、健忘、肥胖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诸多“文明病”正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北京安贞医院心脑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向小康社会的人们发出了健康忠告:“珍惜健康!享受健康!创造健康!”。以《生活方式与健康》为蓝本编辑出版的南、北两个版本的图书,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抢购风暴。 

京、粤两地慧眼识“健康” 又创销售奇迹    聚焦北京: 
     2002年8月,北京出版社把深受群众喜爱的《北京晚报》“健康快车”专栏进行结集,以《登上健康快车——讲课经典·健康行动》为题出版。 
     《登上健康快车》以红色为主调,给人带来了喜庆与吉祥。书中浓缩了洪昭光、胡大一、向红丁3位医学专家健康大课堂的讲座精华,融入了洪教授的《踏上四大基石,让健康伴随着你》、胡教授的《有氧代谢给你生命活力》、向教授的《驾好“五匹马”,远离肥胖和糖尿病》以及《老百姓“十个一”健康大行动》等四部分。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医学科普知识和最新的健康观念,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让人看得过瘾,学得痛快,独辟蹊径地使大众走上了一条健康之路。 
     《登上健康快车》首发6万册5日内销售一空。仅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签名售书当日就售出1998本,创下王府井新华书店近10年单日图书流通之最。 

     聚焦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用《健康忠告》为书名,是对洪昭光教授为中直机关所作的健康报告的最新版本进行编辑整理。 
     《健康忠告》以白色为主配以绿色的设计基调,让人拥有一份安静、平和的阅读心态。全书分为《观念篇》、《修身篇》、《养心篇》和《总结篇》,由不同颜色的纸张引领;中间穿插着十几幅引经据典的漫画插图,增添了几分阅读的快感;正文采用的大字号,更适于不同年龄层的读者阅读,亦为此书凭添了几许人文关怀。重新整合的《健康忠告》,不论是内容的编排、漫画的绘制、书名和标题的设计,还是版式、字号、封面,甚至封带、书签、用纸、折页的文字编排等等,无不精雕细琢,处处让人惊喜。一本不到10元钱的小册子缘何让出版社下足了功夫?这本书的总策划、广东出版集团董事长陈俊年为记者揭开了谜底:洪昭光教授把医学科普做到了极致,我们也要把洪教授的书做到极致。使大众一目了然地把握健康的要领,让人一看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 
     《健康忠告》自上个月底面市以来,喜报连连。初版5万册,不到一个星期就已再版重印,不到半个月,销量已上升到十多万册,截至记者发稿之日,销售量已达18万册之多。在广州大洋网的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几周雄踞首位。据最新消息,香港一家出版社已买走本书的版权,数家台湾出版商正在接触中。 

风靡全国的“手抄本” 掀起自我保健的热潮     “不怕挣得少,就怕走得早。”人们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开始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大小媒体都从不同的角度与大众探讨着健康这一话题,街头巷尾都充斥着摆脱亚健康的议论。各种保健品蜂拥而至,水疗、吸氧、排毒等五花八门的保健手段无奇不有,但并没有让人们走出亚健康的阴影。北京安贞医院心脑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讲座,源自一个医生给一个病人的健康观念,正是在这种社会心理中不胫而走,从一个病人到一屋子的病人,从一个病房到一所医院,从这个行业到那个行业,从企业厂矿到国家机关,以其惊人的速度,流传于整个京城乃至全国。洪昭光教授每到一处都会引起一场不小的轰动,多少家庭扶老携幼而来,多少单位全体员工聚集在礼堂内外,持续两个小时的讲座,无一人退场,热烈的气氛从始之终。洪昭光的讲演被录音,讲稿被传抄、被复印以及通过电子邮件相互传阅着,据不完全统计,相似内容的“手抄本”已达68个版本之多,数百万份的翻印本进入了千家万户。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一位退休的小学教师看了“手抄本”后,不仅改掉了几十年不喝牛奶的习惯,还在日常生活中更注重自己的健康品质了。 
     “咱就是自己的保健医!”多少人看后翘着大拇指说:“专家都说了,甭管什么慢性病,控制住了,就是健康!” 
     有多少为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而垂头丧气的人,不以为然的开始看这份讲稿,读到一半时脸上便流露出久违的笑容。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