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书籍”倡导自我保健 引发南北抢购风暴

  “健康面前人人平等,谁违背规律谁倒霉,谁顺应谁健康。在健康面前,不会因为财富地位而有所变化。”一语惊醒梦中人,无数大小官员、离退休者和黎民百姓,莫不以拥有这份健康箴言为新时尚,先睹为快,先用为幸。 
     “帮助人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这部“手抄本”的精华所在。崭新而亲切的健康理念,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精神鼓舞和实践指导。热心的人们还视其为珍贵的礼物,馈赠亲友,送上健康。有些单位的工会,竟集体印制发给员工,让职工人手一份。甚至还有人私自翻版牟取暴利。 
     美国一家公司的老板奖励给10年来没有生过病的65岁以上的退休员工,一人一件T恤,一个网球拍,还有一张支票,算是少量的奖金,大家都非常高兴。可你想想,美国的这位企业家简直是太聪明了,因为他的员工10年不得病不花钱,为他省下了多少医药费,而奖赏员工的仅仅是一件T恤、一个球拍,你算算他创造的财富有多少?公司里有游泳池、健身房、网球场,鼓励大家多运动,不得病。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健康是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无论是我们自身寻求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还是我们参与社会的发展,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一切从何谈起,又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呢?那么,从现在开始改变你的生活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平和的心理状态,就可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增加你延年益寿的机会。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将更多的关注大家的健康,让大家不得病,少得病,及时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病情,是洪教授的最终目的。 

专家大、口气小     在人们渴望健康,寻找健康的时候,一位医学专家毅然的改变了自己的医学科研专业,走上了医学科普之路,为步入小康社会的人们,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健康忠告。洪教授深切地感到“医学只有结合民众,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的重要性。 
     洪昭光教授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与华罗庚教授合作研制成“北京降压0号”及“溃疡合剂”。80年代赴美任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科普佳作300多篇,荣获国家卫生部和北京市的大奖共计10项。先后入选“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和“美国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名人录。 
     “直到有一天,科学生活方式的理念不再只是学术会上讨论的话题,而走进千家万户,变成广大民众实实在在的行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唯有架设起科学和政府决策、科学家和广大民众之间的桥梁,科学才有永恒的春天。”洪昭光教授如此诠释着科学。他以渊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洞悉的中国国情而汇合成对科学的生活理念和现代的生活方式的热切呼唤和积极推广,让每一个看过讲稿的人都为之而感动。 
     为了让这些科学知识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进而能指导人们的生活,他日夜推敲,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睡梦中偶有所得,他会随手抓起纸笔记下来。膳食中的“一、二、三、四、五”;餐桌上的“红、黄、绿、白、黑”;健身运动的“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心理平衡的“养心八珍汤”;健康七八九,无病胜富有,百岁不是梦,长寿靠自重等一串串“顺口溜”式的健康口诀,读来琅琅上口,生动幽默,易懂易记,过目不忘。这些看似浅显的健康口诀,蕴含了多少深奥的科学理论,复杂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他使医学普及达到了极致,真正地做到每一个普通人能普而及之。 
     高深、晦涩的医学道理,被一个个生动的实例,打造得如此简单。有如一位医学教授在和你拉家常,不慌不忙中为你阐述出健康的真谛,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我们的生活,经过专家的打磨、提炼又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不怪呼许多人说:“洪教授把医学科普做到了我们的心里。” 
     人的健康分为三个层次:生理、心理、心灵。也就是说健康的最高境界是人的心灵健康。假如你想使自己的健康得到升华,那你就用一生当中的无数个4小时中的一个4小时,听听医学专家的《健康忠告》。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