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是寄给伪军、政、警、特人员的警告信,正面印有“身在曹营心在汉”字样,背面则是劝告他们弃暗投明、改邪归正,不要再做对不起民族和人民的坏事。两种贺年卡均以“新四军上海办事处”具名,工委摸清对象的住址,由邮局的中共地下党员避开邮检分头寄发,在上海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爱国群众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敌伪人员受到震慑、惶惶不安。敌特机关在震惊之余下令严查,并把重点放在邮局系统。1945年年初,邮局系统有11名中共地下党员和10余名非党群众先后遭日本宪兵队逮捕,上海党组织遭到部分破坏。上级党组织及时采取措施撤退部分人员,多数党员得以继续坚守阵地路蔽战斗。
逃警报斗争是上海工委领导的一场特殊的斗争。1944年下半年起,美国空军开始轰炸日本在上海的军事目标和重要设施。8月28日,美机轰炸杨树浦一带的设施、工厂,杨树浦发电厂被炸,2个锅炉工人不幸被炸死,另有11人被炸伤,工人强烈要求保障生命安全。工委书记张祺与党支部成员进行了研究,决定根据群众的情绪和呼声向厂方提出3条要求:空袭时允许工人离厂躲避;给遇难工人家属发放抚恤金,工作危险性增大,所有工人增加工资。但厂方对工人的呼声置之不理,反而加派军警紧闭大门。当空袭警报再一次拉响时,工人们汇成强大的人流涌向大门,把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挤在一旁,一起打开大门冲出厂去,警报解除后亦未回厂,致使发电大受影响。日本大班和领班只好答应工人的3项要求,逃警报也由此成为合法行动。这次斗争的胜利鼓舞和启发了其他工厂的工人。英联船厂的中共地下党员组织工人采取类似方式展开斗争,日本人为维持军工生产,只得同意工人们在遇到空袭时出厂躲避,工资照发。江南造船所工人在逃警报时受到日本兵阻拦,中共地下党员带领工人推倒一段围墙后冲出厂去,日本人最后只得答应工人逃警报的要求,并增加1/4的工资。此外,在日本机械制作所各厂,日亚、中山钢厂,以及东华、丰田、同兴、大康等纱厂中,都开展过相似方式的斗争。[8]随着美军飞机空袭的日益频繁,许多工人上班后就等警报响,导致敌人军工生产每况愈下,时时陷于瘫痪。中共上海党组织领导的逃警报斗争,既保护了工人群众的利益,又破坏了敌人的军工生产,创造了用实际行动迎接天亮到来的有效斗争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上海史(192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3页。
[2]中华全国总工会编:《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下),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47页。
[3]《华中局关于开展沪、宁、杭、鄞四大城市与交通要道的指示》,中央档案馆藏。
[4]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上海史(192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8—1349页。
[5]陈一鸣口述、陈庆整理:《从建“助学义卖市场”到“公祭烈士于再”——记抗战胜利前后党领导的上海学生运动两次重大转折》,《联合时报》2011年5月13日。
[6]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上海史(192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6—1347页。
[7]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上海史(192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5页。
[8]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上海史(192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1页。
 《上海抗日战争史》 余子道、张云、吴海勇、韩洪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