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的发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以下内容节选自《上海抗日战争史》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上海民众反帝救亡运动的锋芒主要指向了日本侵略者,这是因为走上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反超了西方列强,成为阻碍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独立的最危险的敌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号召民众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严厉抨击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上海的工人群众、青年学生和工商、文化、教育等社会各界纷起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上海,一场即将引领全国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在这里揭开帷幕。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发动侵华战争 9月18日夜晚10时20分,关东军按照石原莞尔早在皇姑屯事件之际就提出的占领东北必先占沈阳的军事计划,实施近期完善细化的作战方案,在“南满”铁路的柳条湖路段点燃炸药。“轰”的一声,如同发令枪,日本守备队在数分钟后就枪炮齐鸣,猛攻东北军独立第7旅驻地北大营。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接报,即以代理关东军司令官的名义,命令日军进攻北大营和沈阳城。本庄繁接获报告后,当即下令发动全面进攻。当夜11时30分,关东军突入北大营西北角,19日凌晨5时30分,完全攻占北大营。另一部于19日凌晨1时围攻沈阳,5个半小时后攻入该城。
……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用4个多月时间,侵占了中国东北100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日本国土的3倍以上。这是日本实施所谓“积极”的“满蒙”政策的结果,也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关键性一步。从此,东北地区成为日本在亚洲大陆上扩大侵略扩张的基地。日本在东北扶植汉奸傀儡政权,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1931年11月,日本特务机关偷偷地把清废帝溥仪从天津挟持到东北。1932年2月,在关东军的操纵下,汉奸张景惠等拼凑了“东北行政委员会”,宣布东北“独立”。同年3月,由溥仪充当“执政”的伪满洲国粉墨登场。
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占东北地区,是日本以武力侵略中国、殖民地化中国的开端,也是日本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走向新的世界大战的开端。而中国军队九一八抗战,揭开了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帷幕。
中国局部抗战揭开抗日战争 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蒋介石南京政府对日奉行不抵抗政策,助长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的祸端,面对日寇的步步进攻,如此政策又加速了东北国土的沦丧。英美法等国的绥靖政策也对日本侵华行径予以纵容,历史证实国际势力不足倚重。在民族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时间毅然决然地号召抗日救国,中共满洲省委在东北迅速投入抗日战场。
……
蒋介石南京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慑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强大武备。二是蒋介石以反共起势,向往独裁政治,最为牵挂的是同共产党生死相搏,以及同国民党其他派系和地方军阀的争斗,在外部侵略尚不足以倾覆自己统治之前有意识地进行淡化,进而祭起“攘外必先安内”说。三是“以夷制夷”策略导致其过分寄希望于国际联盟来调停解决日本侵华问题。然而,欧美列强对日本的绥靖政策,完全不能遏制日本对华的扩张侵略,更没能换来世界的真正和平。
……
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率先发表政治宣言,号召中国民众起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中共中央旗帜鲜明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积极殖民地政策的产物,是日本武装占领整个满洲及东蒙的企图的露骨的表现”,“其显明的目的显然是掠夺中国,压迫中国工农革命,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在声讨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之后,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奋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实行坚决的斗争,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同时,严厉谴责国民党政府“出卖民族利益”,在日本帝国主义强暴侵略面前的“无抵抗主义”“逆来顺受”“镇静外交”,痛斥其寄希望于国际联盟,并加紧向苏区与红军进攻等民族投降主义的行径,号召民众起来,打倒卖国的国民党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