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真好:一百个故事里的五千年中华文明》高蒙河 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徐梅 一本书尽览考古妙趣,一百个故事读懂何以中国。 本书精选公众普遍关心的100个考古话题,按照现代考古学的内涵分为5个部分,每部分讲述20个真实有趣的考古故事,将考古学的专业语言转换为大众语言,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展示中国考古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成果,解答有关考古的疑问,解读考古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关系,帮助读者建立对考古学的系统认知,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中国考古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增强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孙英刚精讲隋唐史”系列孙英刚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赵曈 百张彩图精美呈现,专业解读隋唐兴衰! 隋唐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帝国时期。孙英刚教授提炼出五大关键词:“世界主义”“佛教帝国”“贵族政治”“律令制社会”“神文时代”,以中古政治史的宗教面为线索,展现隋唐盛世的完整面貌。 这套书跳脱了传统上以政治史为主线的写法,选取各色政治军事事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丰富的维度,如家族网络、宗教信仰、地域特性等,介绍了隋唐统治阶层与其国家性格的形成。每册书分十个章节,主要按照时间顺序,精选重要历史节点、历史人物论述考辨。全书既保留原始文献材料,又增加作者精彩解说,可以让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脚注处特地注明最新研究论文,可辅助有需要的读者进一步延伸阅读。每章节末还附有“多说一点”单元,为读者介绍读史方法以及章节要点。《科学的起源:中世纪如何奠基现代科学》[英]詹姆斯·汉南 著刘崇岭 译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林凡凡 中世纪并非科学和理性的黑暗时代! 常人对中世纪的认知,是战争、传染病、蒙昧、宗教裁判所,是“黑暗时代”,之后的文艺复兴则是“黎明破晓的时代”。然而,为什么近代科学的发展史,追溯到哥白尼就没有了下文?近代人文演进每当溯源到“文艺复兴”就停滞不前?近代科学真是爆发式演进?事实上,现代科学的奠基,恰恰离不开中世纪的土壤。这部面向大众的作品介绍了有关中世纪科学主题的新近研究,同时澄清各种偏颇的神话,纠正对中世纪的主流认知,更新科学史的发展脉络,是中世纪研究者、科学史爱好者的必读。《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蔡琴 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黄醒佳 王聪荟 500件绘画与文物立体呈现,古代女性艺术与生活宝典。 《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是一本古代女性艺术读物,全书从五个问号出发,通过“形象”——古代图像中女性形象的变迁、“妆容”——古代女性的妆容打扮、“空间”——女子的日常活动空间、“才能”——古代女性的才情技能、“创作”——古代女性的书画创作五个方面,呈现中国古代女性的艺术与生活图景,展开对女性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的探讨。本书内容编写依托浙江省博物馆“丽人行”女性主题系列展览,收录大量古代女性相关图像及文物,并附有学者专文数篇,带读者走近中国古代女性的世界,并引起对当下的反思。《魔都上海的魔力与魔性》熊月之 著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赵航 领略大上海魅力,解读魔都“发展密码”。 “魔都”原是近代日本游客对上海城市的虐称,经日本作家村松梢风于1924年用作书名——《魔都》后,逐渐成为上海的代名词,并家喻户晓。作者围绕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发展历程及背后的多元文化因素,详细解读了上海之所以被称为“魔都”的历史背景及其充满魔力与魔性之处,是一部史论结合、资料翔实、分析细致、见解独到、图文并茂的大众通俗读物。《阿拉伯文化中的美》[埃及]多丽丝·贝伦斯-艾布赛义夫 著俞雨森 译中西书局编辑:田甜 邀您共赴包罗万象的阿拉伯美学盛宴。 《阿拉伯文化中的美》为阿拉伯艺术史专著,以艺术类型划分内容结构,爬梳了阿拉伯文化中的美感及艺术创作的社会背景,总结了阿拉伯文化特质,体现了其对生命、自然、时间等方面的思考。正是这些思考鼓舞了阿拉伯美学的创作,并因此产生了无数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和文化遗产。全书多维度讨论阿拉伯美学意蕴,为阿拉伯文化史与艺术史领域提供了系统而翔实的研究成果,扩展了我们对阿拉伯文化美学内涵及其具体表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