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技术的赛跑》[美]克劳迪娅·戈尔丁 劳伦斯·F.卡茨 著贾拥民 傅瑞蓉 译格致出版社编辑:王萌 2023年诺奖经济学家戈尔丁代表作,剖析贫富差距根源的实证经典。 本书是2023年诺奖经济学家戈尔丁的代表作。通过细致分析美国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和工资结构在20世纪的演变,作者指出,在教育进步与技术变革之间,存在类似赛跑的关系,两者共同决定了收入不平等的走势。20世纪前四分之三的时间里,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供给增加,大多数美国人的收入提高,降低了不平等;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民众教育水平提高放缓,伴随着不平等上升。作者讨论了背后的复杂原因,以及降低美国贫富差距的建议。《大国经济学:面向长期、全局、多维的中国发展》陆铭 杨汝岱 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编辑:贾忠贤 曹迪辉 唯有透过“大国”肌理,才能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全书分别从对外开放与全球化、中央地方间行政关系与财政关系、所有制改革、产业政策、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和资本市场、经济结构与转型、收入分配,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文化基因等方面展开,基于大国转型与发展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济学。深入中国规模巨大、区域差异显著、治理层级复杂、货物贸易总量居世界首位的“大国”内在,梳理中国发展所遵循的经济学普遍规律,以及规律运作背后社会经济现实的特殊之所在。《官家的心事: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吴铮强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编辑:但诚 抽丝剥茧,揭开宫廷政治真相;惊心动魄,还原权力之争下的宋史。 本书通过宫廷政治视角,围绕宋代宫廷政治斗争中聚讼纷纭的关键事件,如陈桥兵变、斧声烛影、澶渊之盟、绍熙政变等,摆脱既有定论的束缚,力图从史料中寻找未被遮蔽和美化的蛛丝马迹,还原宋代宫廷政治权力的聚散变幻,最大限度地发掘两宋宫廷斗争的真相。书中将宋朝政治史划分为皇帝、皇太后、太上皇与权相四个时期,揭示不同时期宋朝政治权力中心纷繁复杂的派系争斗问题,及其对历史走向的影响,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宋史。《流动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场经济史》张萌 著史可鉴 译光启书局编辑:肖峰 一部市场经济的历史,丰富对中国清代的认知。 一艘艘木筏顺流而下,将长江中上游的木材运送到下游城镇。林农、地主、伐木工、船工、牙行、钱庄、榷关,以及商帮与行会,组成了一个跨区域的庞大市场……通过木材的贸易与再生,森林仿佛“流动”起来,满足了整个清代中国的房屋、桥梁、舟车建造等需求。 本书讲述了这个庞大的市场如何运作,揭示了清代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奥秘。国家与市场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如何适应?清代森林的市场经济蕴藏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燕东园左邻右舍》徐泓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肖海鸥 一部关于建筑、故人与往事的回忆录。 《燕东园左邻右舍》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的非虚构力作,让挂上“历史建筑”标志牌的燕东园22栋小楼开口说话,讲述1926—1966年小楼里的住户与往事。作者以特稿的笔法、详尽的史料搜集,以及对数十位燕东园二代的访谈实录,抢救对现场的记忆,抢救被淹没的历史——缅怀与致敬那一代学人:他们出生于清末民国初年,留学于海外,在国难时毅然归来,以科学文化报效祖国,历经各种磨难,始终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徐泓的父亲徐献瑜曾任燕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徐泓出生于燕京大学燕南园59号,从1946年深秋在她出生一百天时搬家至燕东园40号,至今一直住在燕东园,是这个园子里仅此一家的老住户。她深入每个家庭,记录了感人至深的夫妻情、父子情、父女情,还有邻里之间的同事情、师生情,重现了那个时代学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书斋里的日常生活。《独坐》奚美娟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李霞 表演艺术家奚美娟首部散文集。独立自主的女性成长之路,理想从容的女性生活。 表演艺术家奚美娟首部随笔集,以温婉的文笔书写她的成长经历、阅读生活、创作心得,以及家人和所遇见的长辈,充溢着从生活中所获取的力量,也展示了她的表演艺术观。笔下的黄佐临、周小燕、张洁、李敖、樊锦诗等人物跃然纸上,充满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