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原点丛书”出版说明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随着中国发生“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西封闭的地理、文化格局解体,中西交流日益增多,中国学者开始对西方学术研究方法投入极大的关注。无论是传统学者的自觉转型,还是留洋归来学人用西学治学方法研究探讨中国文化,传统的学术主流研究方法与西方的实证法、诠释法等交汇,激荡出不少新思想和新观念,这种学术方法上的创新,使民国学术面貌为之灿然一新,产生了一个卓然的学者群落。这批民国学人不管是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还是守望知识度人、学术纯粹的天空,他们都以自己的思想、人格、学识、修养,为那个时代建立起了各个学科的新型学术范式。 时代发展到今日,那些当年建立的新型学术范式仍然规定着我们当下的学术研究路径。无论人们如何标新,如何骄傲,民国学人作为一个整体,像山一样绕不过去。事实上,他们一直是中国现当代学术的原点所在。 上海书店出版社长期以来致力于传统文化、文史资料、学术精品的整理和出版,“新原点丛书”本着这一出版传统,将优秀的民国学人的学术成果不断介绍给读者,希望这一举动能给当代学人的学术研究带来某种便利。第一批已出版书目 1《傅斯年论历史》(傅斯年) 本书包括《史学方法导论》和《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两大部分,并附《性命古训辩证》。《史学方法导论》,完全代表傅斯年“史学即是史料学”的命题。《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是傅斯年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中国古代史专著,此两种讲义为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必读经典。 2《傅斯年论古典文学》(傅斯年) 本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和《诗经文稿》两部分,在宏观上涉及文学史研究之方法论,并与西方文学对比考察,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必读经典。 3《中国历代党争史》(王桐龄) 《中国历代党争史》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历数了先秦至清末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朋党现象。通过对历朝历代发生的重要党争事件的追述和剖析,从一个独特角度揭示了中国各个王朝的盛衰规律。 4《中国社会史论》(熊得山) 本书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经典著作。书中对中国原始社会形态的描述,对中国历史分期的论述,对中国社会长期迟滞原因的探讨,多具新义。本书对于治中国史、社会史、史学史的研究者,对于广大文史爱好者,皆备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意义。即将推出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丁山) 《梁启超论中国文学》(梁启超) 《明代特务政治》(丁易) 《宋元明清思想史纲》(谭丕模)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