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间,卡逊的个人生活经历着人生的一系列变故而带来的种种痛苦:1957年她收养的五岁小外甥因为得不到她的照顾,差点死了;接着是她母亲的重病和离世,以及一位十分亲密的朋友的死亡;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自己又被确诊患了乳腺癌,为此不得不进行彻底切除乳房的手术和放射治疗,她多次因为身体十分虚弱、难以支撑,被阻止继续工作。
在强大的批评、攻击和诬陷面前,卡逊没有退却,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良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她尊重事实、相信未来。她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对自己书中所涉及的每一个调查、每一个观点都逐一复查核对,仔细琢磨,反复推敲,以确保自己的调查和论证真实、可靠,最终用无可辩驳的立论证明了自己,成就了这部经典之作。
《寂静的春天》惊醒了广大民众,也最终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在看过这本书后责成“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就书中所提到的化学农药进行跟踪实验,后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由“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形成的最终报告得出结论是“完全证实了卡逊《寂静的春天》中的论题正确”。为此报告还建议立即减少DDT的施用,直至最后彻底禁止,于是在政府的密切监督下DDT于1972年被禁止使用。
随着政府报告的公布,《寂静的春天》发行量很快突破了50万册,公众对杀虫剂的关注从最初的是否有危害迅速地转向到哪一种杀虫剂有危害,甚至转向到整个化学工业的危害上来。很快卡逊的思想传向了世界,《寂静的春天》被译成德文、法文等二十多种文字。
1964年卡逊在病痛的折磨和吵杂的争议声中逝世了,然而在她逝世之后荣誉接踵而来。1970年,在缅因州建立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地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1980年,她被授予 “总统自由奖”,奖章上镌刻着“……她创造出了一股已不退落环境意识的潮流”; 1981年,美国邮政部发行了一套“卡逊纪念邮票”……
对于卡逊发出的呐喊之声,无论是支持也好,反对也罢,显然《寂静的春天》已引起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人们讨论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农药化肥,卡逊已经不是环境保护道路上的独行者。正如克林顿时代的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寂静的春天》中文版的序言中所说:“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
让我们记住这一声春天里的惊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