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一声惊雷——评《寂静的春天》

  2017年是《寂静的春天》出版55周年,如今“环境保护”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在55年前,当世界范围内正高歌猛进地推进工业化进程时,由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所著的《寂静的春天》提出的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说法犹如春天里的一声惊雷,惊醒了沉醉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类。该书在当时引起的震惊绝不亚于当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所带来的震惊,从而唤起了美国乃至全世界民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该书也因此与《汤姆叔叔的小屋》并称为是深刻改变美国社会的两本书,成为世界公认的环境保护的奠基之作。

  该书的作者雷切尔·卡逊1907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受其母亲的影响,时常徜徉于山林、田野之间,因此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深深扎根于卡逊幼小的心灵。幼年时的卡逊就有了作家梦,1936年获得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学硕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美国渔业局,成为“水下罗曼斯”这个专题广播的撰稿作家。她先后出版的《在海风吹拂下》《来自海里的食物》《围绕我们的海洋》等多本专著,因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美的抒情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当时还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的海底生活而获得好评,从而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声名鹊起。

  1952年,为了能够专心于自己感兴趣的写作,卡逊辞去了美国渔业局的工作,先后又出版了《海角》《奇妙的感觉》等,直到1962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寂静的春天》。

  这本书的出版带有一定偶然性,1957年卡逊收到她的一个朋友寄来的信,信中讲述为了杀灭蚊虫等昆虫,美国州政府雇佣的一辆装满DDT的飞机飞过她们家的私人农场,导致农场里大量的禽类、昆虫死亡的事实,朋友希望借助于卡逊的名气帮忙呼吁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对于DDT的危害卡逊早就有所了解,1945年她曾给《读者文摘》寄过一篇讲述DDT危险性的文章,但是遭到了拒绝。当她看到朋友来信中谈及的事情后再一次震惊了!本来卡逊只想简单地写一本小册子谈谈此事,但随着她收集材料的增加,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是一本简单的小册子就能讲得清楚的。她先后花了5年多的时间,在参考了大量书籍,收集了详尽资料的基础上写下了这本旷世巨著。

  DDT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杀虫剂,具有较高的毒性,能够有效地杀灭多种昆虫,尤其适用于杀灭传播疟疾的蚊子。疟疾曾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二战期间,美国军队就因疟疾的肆虐,极大地影响了战争的进展。DDT的发明切断了疟疾借助蚊子传播的途径,才使疟疾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用DDT杀灭蚊虫犹如与魔鬼做交易,它在杀灭蚊虫的同时杀灭了益虫。更可怕的是,许多种昆虫被喷洒DDT后,能迅速繁殖抗DDT的种群——“只有健壮的适应能力强的昆虫才在反控制中活了下来”,因此为了有效杀灭蚊虫就得不断地加大剂量。而且,沉积在昆虫体内的DDT会随着食物链转移到那些食用昆虫的鱼类、鸟类,甚至人类的身体中,长期积累则会导致中毒而亡,所以使用DDT是牺牲了长远的利益而获得暂时的利益。

  说起春天,人们所能想到的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这本书却用“寂静”来形容春天,让人不禁心里一颤。书中以寓言的形式描述了一个原本是一年四季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丽小镇,当来年春天再次到来时,“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书中以农药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揭示了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排放的各种污水、气体和垃圾对环境以及人类生存的巨大危害,指出人类控制自然的想法是十分幼稚的。“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人们的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自然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人类展开报复,主张顺应自然的道路,“真正的了不起的可以替代化学药品控制昆虫的替代品是生物制剂”。

  该书最初以连载的方式刊登在《纽约客》杂志上,一经刊出就引起极大震惊,不仅因为观点是人们前所未闻而引来的诧异之声,更因为这观点直接侵犯了那些产业集团的切身利益,生产、使用杀虫剂的化工集团和农场主等迅速地对卡逊发起疯狂的进攻。

  《荒凉的年代》《僻静的夏天》……一篇篇文章模仿卡逊的笔触却在嘲讽着卡逊的观点,讲述着人类由于禁止使用了化肥农药而重回食不果腹、蚊蝇缠绕的荒凉时代。最有影响的是在《时代》周刊上发表的昆虫学家乔治·C·德克尔的话语:“如果我们像某些人所轻率地鼓吹的那样,在北美采取让自然任其发展的方针,那么,可能这些想要成为专家的人就会发现,两亿过剩的人的生存问题如何解决,更麻烦的是美国当前的谷物、棉花、小麦等剩余物资如何处理。”

  有些杂志甚至违背基本的道德原则对卡逊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因她喜欢猫、鸟等小动物就诬蔑她为“恋鸟者”“恋猫者”……因她一生没有结婚,甚至称她为“大自然的女祭司” “大自然的修女”和“歇斯底里的没有成婚的老处女” ……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