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张维迎的寓言普及市场逻辑

    所以,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现代金融市场出现之前,世界五大洲上,各社会都没有发达的主动规避灾荒等风险事件的工具,所以,一旦碰到灾荒冲击,一旦一家人面对生存挑战时,都会被迫变卖任何值钱的东西和人,而对于父系社会里的许多普通人来说,妻子和子女可能是家里唯一能变现的“财产”。于是,就有了现代金融之前的各社会普遍存在买卖妻子、子女的习俗。而仪式和规则是为了活得更好。亦即,各社会需要想办法建立明确的规则,通过规则的明确度来降低未来冲突的概率,减少产权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成本,提升交易契约的可靠性。一个社会或许在某个时间点不理性,甚至做傻事并导致冲突或遭遇劫难,但为了活得更好,他们必须理性地总结、完善规则,迈向让社会个人都能活得更好的规则,包括产权规则和交易仪式。

    “为了活着”和“为了活得更好”-这就是各“普世”现象、“普世”价值背后的驱动力,也是世界一体化大趋势的动力所在。岑科、傅小永、邓新华三位作者为了合著《张维迎寓言经济学》这本书,不仅花了几年工夫研究张维迎的演讲、著作和其他许多文献,而且也对张维迎的寓言做了精彩的提升,以让各寓言、各故事更加“接地气”。他们努力的结果当然不错,因为这部著作会消除社会中还仍然流行的许多误解与误区,也为中国今后必需的改革做关键性的知识铺垫。中国从汉代到宋代、明代、清代,甚至到民国,不缺短暂成功的改革,但是从历史长河看,那些改革都是昙花一现,而它们的成功之所以不能持续,是因为过去两千年里市场经济的逻辑不仅没成为常识,而且没有人真正搞清楚过。为了使这次改革的成就能长久持续,我们需要用张维迎的寓言去普及市场的逻辑。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