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聊发少年狂

    谁说绘本是孩子的阅读专利?精美的图片,细腻的笔触——绘本所带来的阅读快感以及引申内容,绝不会比文字少。本期读书版将推出三位绘本作者,看看不同风格画面的背后,会带来怎样的故事。第一位是黄石,他的网名是“三阿姐拉老公”,微博名“弄堂三姐夫”。著名作家孔明珠曾在自己的文章这样介绍过他:“弄堂三姐夫系沪上大名鼎鼎老江湖黄石同志,曾经做过媒体记者,画过油画,后来出国,再后来海归变成建筑创意策划大师。”近几年,“三姐夫”还陆续推出了四格漫画《咸菜与豆瓣酥》、绘本《咪咪噜外滩迷失记》。

    给孩子一个干净、温暖的城市

    两年前,“三姐夫”笔下诞生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咪噜,它生活在上海弄堂的小洋房里,有一天它走失了,来到了外滩,遇见了一些人、一些事,这些人和事,组成了外滩的一道风景……如今绘本《咪咪噜外滩迷失记》的续集也完稿了,即将出版。这次咪咪噜身旁增加了一个可爱的伙伴——漂亮的小姑娘小荟。

    Q:您的经历挺丰富的,怎么想起画猫的?

    A:很多大都市都有童话,哥本哈根有美人鱼、温德米尔有彼得兔、布拉格有鼹鼠……现代点的,如纽约有蝙蝠侠,通过蝙蝠侠,曼哈顿街区历历在目,详尽到具体某一条街,某一个建筑,细节一一再现。而我们上海有都市童话么?有那种能看到我们经典建筑的童话么?没。太可惜了。这个城市因为发展太快,太忙碌,太繁乱了,我想通过画画给孩子一个干净、温暖的城市。

    Q:您的“咪咪噜”原型来自作家孔明珠的宠物猫,那这次增加的人物也有原型么?

    A:有啊。有一次与朋友吃饭,音乐家彭程先生带着他的女儿小荟来了,太可爱了,漂亮的五官和多变的表情,使我的视线不忍离开,这真是一个天生的安琪儿。我就想,她就是我下部绘本的主角。这次童话围绕弹琴女孩小荟与邻居的猫咪咪噜展开。为了寻找食物,梦里的小荟和咪咪噜无意中从浦西到浦东,发现原来浦东到处是火腿肠,连金茂大厦、东方明珠都是火腿肠构成的。小荟骑着火腿肠,带着亲爱的咪咪噜,在陆家嘴上空飞翔……非常符合每个小女孩的梦想。

    开始找“小文人的小情调”

    “三姐夫”非常陶醉地一幅幅介绍他的画作,每幅创作的故事,每幅想表达的想法。细致到“小荟午睡”——睫毛“蛾翅般覆盖”,嘴唇上翘、微张。他还受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夫妇邀请,为他们的《宝贝,宝贝》再版画插画。

    Q:您的微博更新很快,不断有近期的画作,都是反映上海建筑和景点的,又一部书稿要诞生?

    A:我的上海三部曲,第一部是《咪咪噜外滩迷失记》,第二部是《咪咪噜和小荟》,第三部就是这个《最美上海》,100幅,差不多完稿了。8月上海书展上与读者见面。

    Q:看到您这么多作品,可见您很勤奋,一定付出了很多辛苦?

    A:怎么说呢,是自己快乐,用苏东坡的话形容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因为画绘本,按中国目前的出版状态,几乎没有赚钱可能,能出版,不亏,已经够好。如果我是一个职业绘本画家,在中国,收入比民工还低。所幸本职收入让我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我就开始找所谓的“小文人的小情调”,我想活得过瘾些。

    Q:您对画面质感的要求这么高,是受什么人影响么?请您推荐几本你喜欢的绘本书。

    A:我最喜欢一对俄罗斯夫妇的绘本,他们是DlgaDugina和AudreiDugina,我买到三本,《Dragon Feather》,《One thousand one night》、格林童话的《The little tailor》。第一次在萨尔茨堡,我看到他们的绘本,我大吃一惊——怎么有这么精致的绘本,连动物的羽毛都画得有细腻的触感。可惜的是这么好的绘本,国内还没出版过。他们是有专门出版社养着的,不用着急,慢慢画,是打品牌的,是打算卖30年甚至更多年的。而我们中国的画家往往缺少这个环境。

    用上海闲话写文章

    “三姐夫”不仅仅画画顶呱呱,写起文章也交关来赛。

    无意中读到《江苏路285弄》、《圆明园路149号》,写他的邻居张爱玲父亲、继母、弟弟,傅雷和顾圣婴一家,写他父母工作的文汇报老大楼曾经进进出出的人。孔明珠说:三姐夫就像小时候弄堂里最会吹牛的隔壁小娘舅,在昏暗的路灯下蒲扇拍拍,讲得来有声有色,周围女小人目光中都流露出仰慕,男小人快点回去把爷老头子的香烟偷两支出来,给小娘舅殷勤点上。

    Q:读您用上海话写的怀旧文章,觉得您也可以讲海派清口了。

    A:我以前是记者,写东西比较容易。记得刚刚在弄堂网站写这类东西的时候,还惊动了隔壁小众菜园的陈村版主,他一来一去竟看出了我的真面目,问“侬啥人,西(滚)出来”!隐瞒身份的我只好乖乖举手投降:“哎呀,真是孙猴子变破庙,尾巴还是让二郎神一眼识破。原来只是想,于菜园之外,弄堂边侧,辟一小店,卖点祖传老货。”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