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书托小组”网上行动监督制衡注水书评

  读书人:反书托小组至少具有一种监督制衡的力量

    豆友艾神甫则把“书托”出现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当前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每次看图书畅销榜都是一件很惨不忍睹的事情”,他不明白“成功学、心灵鸡汤、郭敬明们竟然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读物”,“这种文化市场是可疑的”。他认为这与当下出版界浮躁的风气和不正确的导向不无关系。 

    北京某报社的编辑表示,“传统书评许多因为出版社花钱请专家学者写‘红包’书评而越来越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越来越难以引起读者信赖。‘反书托小组’的出现,至少提供了净化书评伦理的可能性。” 

    有人认为,这些网络草根力量打破了传统纸媒出版的话语权垄断格局,尽管“反书托小组”内部机制也存在某种随意性和不健全,但至少具有一种监督制衡的力量。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