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原来这么说》出版前言

    本书是我社推出的《善增读经系列》的第四本(前三本分别是《还吾老子》、《老子还真注译》、《老子走近青年》),是作者构筑中的《还吾论语》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子项目。
    如作者沈善增的《还吾庄子》、《还吾老子》一样,本书是其继颠覆《庄子》、《老子》旧注以后的一部颠覆《论语》旧注的力作。它用深入浅出的串讲形式,选取了《论语》中耳熟能详、脍炙人口,而又被作者认为遭受两千多年严重误读的十一段章句,进行了详细甄读。它们包括:“学而时习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父为子隐”、“敬鬼神而远之”、“文质彬彬”、“名不正则言不顺”、“无友不如己者”、“夷狄之有君”、“食不厌精”、“民可使由之”、“吾执御矣”等。通过甄读,颠覆旧注,同时引出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包括深入探讨了孔子的教育观、政治观、法制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交友观、外交观等;阐述了孔子创立的“师文化”与他的民本立场、民主理念在构建中国人的深层人格,在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历史、文化、人脉未曾断裂的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对人类未来健康发展的伟大意义。对造成《论语》误读的原因也多有涉及和分析。
    作者由此认为,“就反孔来说,如果反的是由皇权专制塑造出来的精神偶像孔圣人,批的是注出来的伪孔子,是完全正当的,完全必要的。但若到今天,还执著于造出来的孔圣人、注出来的伪孔子就是真实的孔子,拒绝以科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来重新研究、重新认识、重新评价孔子,那就不免刻舟求剑、削足适履之嫌了。”所以,“今天的尊孔,已不同于历史上的尊孔,是通过‘五四’反孔的否定之否定的尊孔。尊的是孔子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人文精神。因此,今天的尊孔派可能与历史上的尊孔派有很多观点与价值取向的分歧,而与‘五四’的反孔派倒有更多共同语言。”应该说这也是本书出版的一大意义所在。
    在本书完成以后,作者又撰写《“和其光,同其尘”新解》一文,考虑到此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理论的阐释,与理解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意义,作为附录收入本书,以飨读者。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