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华人作家张北海推散文集《美国:八个故事》

    9月2日,旅美作家张北海创作的散文集《美国:八个故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集子中收录的八篇文章虽然主题不一,但写的都是有关美国的故事。

  1972年,张北海因工作原因从美国西部的洛杉矶搬到东部的纽约居住,此后一直生活在纽约。他也因此有了观察和刻画曼哈顿天空下的世界的条件,至今仍在写作。本书就是从他的诸多文章中辑选出来的篇幅较长、故事较完整的八篇,它们分别是牛仔裤的故事、纽约地下铁的故事、摇滚乐的故事、东河大桥的故事等。

  其实牛仔裤、地下铁、摇滚乐、时装和便装……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的东西,但在一个世纪甚至半个世纪前,它们的出现或发展,即便在美国,也是一件件不小的历史性事件,何况它们还风靡全球。张北海适时适地与它们相遇,并把这种相遇和体验记录了下来。在张北海讲述的这些美国故事里也有他自己的故事,只是被很有节制地安放在不起眼的角落。

  张北海讲述这些故事不是正襟危坐,而是津津乐道于非主流、次文化,宁愿“杂而感之,乱以他弹”。而且,他有记者那样的热情,历史学家那样明晰的视角和透彻的观点,以及地方志专家那样对细节和掌故孜孜探寻的好奇心,更重要的,他乐于讲故事。四个因素加起来,估计就形成了作家阿城所说的张北海的“风度”,他称在张北海的文字中总能找到自己思维中的空白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采用了著名画家韩湘宁的纽约组画作为封面图片。韩湘宁是张北海的大学同学,作为20世纪卓有声名的华人艺术家,韩湘宁引领了多次艺术创新运动,是台湾最早尝试现代主义画风的画家之一。张与韩共同生活的纽约,共同经历的七八十年代,一个用文字加以表现,一个用绘画加以表现,相得益彰,互相增色。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