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初尝流通信息对接甜头——采购、发货、退货、结算、销售各环节全程获益

    《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即“发标”自2006年4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至今已有一年的历程,而如从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对接准备开始,“发标”实际运行时间还可再往前倒推半年。那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对接后的社店双方,其业务流程发生了哪些变化,究竟从中体味了哪些便利?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记者带着系列疑问采访了相关出版社和书店。

    对接社店 与日俱增

    众所周知,在2006年7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2006年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社长总编年会”上,《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的三家试点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分别与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社店信息对接协议,“发标”对接迈出实质一步。半年后,上海新华传媒又与科学社、电子社、建工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共同签订业务信息交换协议,成为社店信息交换的又一成功案例。加上之前上海新华已与上海世纪、上海文艺出版总社进行了对接,至此对接出版社就扩展到了7家。

    作为《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国家首批试点的出版机构,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心总经理翁铭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中心在公司信息管理部、世纪秋雨物流公司的紧密配合下,于2005年就积极推进社店图书流通信息交换工作。目前,该公司已与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大众书局图书连锁有限公司、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销售商实现了社店信息对接。最近还与深圳市发行(集团)公司、广州购书中心两家单位进行了试对接,与北京、辽宁、云南、湖北等地的网络销售商与传统销售商建立了社店信息对接的合作意向。而针对部分书店受软硬件等因素限制,该中心还通过易文网与北京市新华书店连锁总部采购中心、新华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上海外文书店等50余家主要销售商实现有限的社店信息对接,实现每月一次“进、销、存”数据对接(可以任何电子文件形式传送),并通过数据分析,提示销售添发导订建议。

    据建工社发行部副主任郭希增介绍,建工社除与浙江省店、上海新华传媒实现了信息对接外,该社还与中国建筑书店、汕头建筑书店、明建汇文公司、哈尔滨三利建筑书店、济南建安建筑书店、郑州开宇建筑书店、郑州科建建筑书店、河南广厦建筑书店等11家专业书店实现了信息对接,争取年底实现与更多新华书店和专业店对接。科学社目前也已与浙江省店、江苏省店、上海新华传媒实现了社店间的订单数据往来,退书环节也已做好了数据交换的准备工作。该社销售部主任王春福表示,接下来该社还将与广州购书中心、深圳市新华书店、四川文轩等更多的书店开展数据对接的工作。人邮社发行经营部总经理李文在介绍该社信息对接进展时透露,该社正式对接的虽然只有浙江省店一家,但目前正与北京市新华书店、上海新华传媒商洽对接事宜,接下来还将与山东省新华书店、辽宁北方出版物配送有限公司沟通。电子社信息中心主任汪荣萍也表示,在与浙江省店、上海新华传媒对接的基础上,今年还将与江苏省店进行对接。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总经理助理潘明青介绍,至今与浙江新华对接的出版社已有8家,今年正准备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和重庆出版社等5家进行对接,此外还有近十家出版社也表示过对接意向。

    流程提速 效益增长

    的确,面临日益增长的图书品种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出版商、发行商与销售商三者之间实现“互赢互利”势必要加强信息沟通,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信息对接带来的便利也有目共睹。

    经过一两年的实践,上海世纪就初步尝到了社店信息对接的甜头,如与信息对接销售商实现了无纸化采购、提高了品种动销率、减少了退货量、试行了对账接口、提高了有效销售。通过社店信息对接合作,出版商与销售商之间的“进、销、存”数据完全透明化,社店之间的诚信合作程度也得到较大提高。据翁铭泽介绍,目前,销售商和其他客户登陆易文网,点击“批发”频道后进入“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心”网页,再点击“书目下载”便可知悉世纪版所有图书品种的库存信息(包括零库存)。销售商和其他客户可以依据这些信息编制需货订单,然后网上递交。如此,订货由原来费时、费力、费纸的传真、电话订货,向“快捷、便利”的高速路速跑。而且,为方便销售商网上订货,易文网还依据中图分类法对每种图书版权页的信息进行了各种有效查询分类。销售商和其他客户可以选择精确查询、模糊查询、选择性查询,便可知悉某种、某类图书的信息资料,也可以通过点击书籍封面了解作者背景、书评与书讯、精彩内容及上架建议等信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网上还能下载书籍条形码,为销售商和其他客户查重提供了依据。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