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通过《咬文嚼字》这本刊物,解决了不少语言文字应用中遇到的难题,也感受到了不少语言、文化界名人的风采。《咬文嚼字》因此成为很多人的案头必备刊物。
日前,该刊主编郝铭鉴十余年来的文章合集《文字的味道》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
书中内容虽庞杂,但都不离其核心:咀嚼文字之味。其中既有作者对中国文字所特有的妙处——如对联、灯谜,甚至如算命先生的测字把戏等的个人趣味解读;又有对印刻于自己脑海中的一些好词好句的击节欣赏;还有对鲁迅、巴金等文学名家以笔为刀删削文字的独到解析。而让人感到亲切之处是,书中不乏对百姓口语、餐馆菜单、商家广告、报刊文章等中用词的正确、准确与否的幽默分析。对此,郝铭鉴在后记中写道:“我说的可能是闲话、傻话、错话,但不是套话、空话、假话。”
郝铭鉴8月9日下午将现身上海书展,于第二分会场举办“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