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的热潮再一次汹涌而至。光是搜索引擎的火热就足以说明这一点,Google的股价最高突破200美元,百度近期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价最高突破150美元,尖峰市值远远超过既往IT业老大联想。
互联网是真正的全球化经济,它超越了国家和政治的界限,无论哪一个国家的网站,都可以立即传递到全世界。互联网的世界也没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分,在中国照样能创建出全球强大的互联网公司,比如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B2B网站,盛大在网络游戏中领先。互联网将是中国经济的突破口,也是创业家们的乐土。
如何在新经济中成功?答案是品牌致胜,打造品牌以进入用户心智赢得选择,是互联网公司唯一胜出之道。顾客选择决定企业兴衰存亡,这种选择力量在传统行业并不能充分发挥,受到相当复杂的因素所制约,如分销或直销渠道,以及现实经营中的管理问题,均会影响到顾客的自由选择,选择力量在相当程度上被制约了。从整体而言,传统经济主要还是厂商或渠道商所主导的时代,顾客受实际条件所限,其自主选择要作出很大程度的妥协。但在互联网经济,这些物理上的空间与流程制约已基本不存在,使得顾客选择的力量得到淋漓尽致释放,用户真正主宰了网站公司的成败。此时,能否以强势品牌进入用户心智而被选择,成了互联网公司唯一的生存之道。不能打造品牌进入心智的网站,将失去被选择使用的机会,永无出头之日。
尤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一家公司除了供人们记忆的品牌名(包括中文名和网址)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经营线索。而在现实世界里,会有很多关于公司经营业务的线索,比如地理位置、橱窗展示、产品包装,甚至建筑物的大小和建筑风格(酒店看上去像酒店,餐馆看上去像餐馆),这些线索都有助于顾客识别和寻找到公司。这是互联网和真实世界的最大差别。为此,品牌就是互联网公司的一切,品牌决定着公司的生命存亡。
然而在互联网行业打造品牌是何其艰难,千千万万的公司在潮起潮落中出局,而绝大多数的网站潜流于洋底从来就没有浮现海面。在传统行业,对于每一个业务品类,顾客心智中总能容纳几个品牌,极端的也有两个,像可乐业的可口和百事,胶卷业的柯达和富士。然而在互联网上,用户心智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每一个业务品类将由第一品牌垄断,像亚马逊书店、Google搜索。百度也是在其业务品类占据第一,它垄断“中文搜索”。因此,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胜出并不容易,尤因其火热而竞争者众,品牌成功倍加艰难。
定位大师阿尔·里斯的《互联网商规11条》,及时为新经济的运行描绘了规则,指明了互联网品牌的打造之道。其核心原理,是被摩根士丹利所推崇的商业战略思想--定位*,它在商业中被广泛用来解决企业间的竞争战略,这次演绎于竞争日益激烈的互联网行业,可谓恰逢其用。互联网公司借凭定位建立品牌,就能赢得用户选择,而一旦有了用户,就容易找到获取收入的商业模式。在这方面,传统行业的麦当劳经验完全可以援用,麦当劳依靠汉堡在顾客心智建立品牌,其重要利润却来自房地产,它在开店同时买入周边房产,利用麦当劳集聚人气后升值房产,从中获利。
阿尔·里斯的这本书,令互联网竞争陡然变得简单,促使新经济创业人起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