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中心
内容简介

  重视人格完善和强调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思想及价值取向,是中外历史上许多思想学术与意识形态流派的共同诉求,贯穿在人类文明绵延发展的长河中。本书从不同视角出发,运用广泛取材、多面观照、缜密论证的方式,对这一份色彩纷纭而良莠互见的文化资源,进行略具系统的梳理,部分专题还提供了来自社会考察的第一手的鲜活资料。作为一部紧贴现实的专题的思想文化史论著,本书不仅体现了当代上海社会科学相关分支学科前沿课题的研究成果,也为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学习与探讨提供了从历史中汲取借鉴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     熊月之,江苏省淮阴人,1949年12月生,1978年春考入苏州大学历史系,同年秋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师从陈旭麓先生,1981年秋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工作。现为副院长兼历史所所长、研究员,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社会科学》与《史林》杂志主编,复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1998年被评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著有《章太炎》(1982年)、《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1986年)、《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上海通史·总论》卷(1999年)、《万川集》(2004年)、《冯桂芬评传》(2004年);主编《上海通史》(1999年)、《晚清新学书目提要》(2007年);论文有《论郭嵩焘》、《论上海租界与晚清革命》、《晚清上海私园公用与公共活动空间拓展》等百余篇。

相关产品: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