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庄园》及其作者乔治·奥威尔

  在西班牙内战的前后时期,斯大林在国内国际政治上的政策失误给奥威尔刺激很大。一方面,斯大林在国内大搞消除异己的“大清洗”,使无数忠诚的革命者死于无辜;另一方面,又费尽心机地在国际上企图控制一切左翼势力,其恶果也应对西班牙内战的失败负一定责任。在这种背景下,奥威尔开始思考“民主”问题。他认为,斯大林的作法是对社会主义的破坏,而且会使“苏联朝着真正社会主义的方向背道而驰”。然而在当时,欧洲的进步知识分子普遍认为,苏联的一切都代表着社会主义。奥威尔把这种现象称为“俄国神话”。因此,“为了反抗专制,捍卫民主社会主义”,他于1944年写了《动物庄园》。他在1947年为乌克兰文版的《动物庄园》作的序言中写道:“在过去十年中,我一直确信,如果我们想使社会主义运动恢复生机,就必须得摧毁俄国神话。”但是,《动物庄园》并未因此而一下得到应有的理解。1944年2月,在奥威尔刚刚写完《动物庄园》的时候,二次大战战事正酣,正直的英国人认为,对斯大林这位反法西斯的英雄战士妄加非议就意味着对正义的背叛;同时,进步人士又认为,攻击所谓“俄国神话”会有损社会主义形象。
    当然,应该看到,奥威尔的思想也有很大的片面性。他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政治学家,他对生活的感受是出于一种敏感的直觉。当他鼓吹“平等、正义”的“不伤及自由而又消除了贫困的”社会主义时,他的社会主义“远不是一种明确、清楚的政治或思想体系,而是一种深刻的心理经验的粗糙归纳”(潘尼彻斯语)。而他在思想上对所谓“民主社会主义”的追求也因此反映出了他的某些褊狭,以至于他的同时代人在回忆他的时候,常常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堂·吉诃德。这褊狭或许也是他那个时代的局限吧。
    固然,历史早已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的局限。不过,正如马克思所喜欢的格言所说的,“凡是人类所有的东西对我都不陌生”。用这种态度来看待《动物庄园》的话,读书人谁甘于继续对它感到陌生呢。
    借此机会,谨向苏瑞美、李洪宽及其他诸友对译本所给予的关怀和支持致以深诚的感谢;对康正果友所给予的指教,以及邵敏先生的大力支持致以深诚的感谢。
    (《动物庄园》,[英]乔治·奥威尔著,张毅 高孝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为该书中文版译序)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