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汽车厂商第一次公开的、大范围的降价现金补偿举动,东风标致此举确实抓住了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的“眼球”,但人们对这只新鲜出炉的“诚信狮子”却似乎并不领情,比较普遍的反应是,这只是厂商在冷寂车市中的一次促销手段。
尽管东风标致在推出降价补偿时,表示期盼其他厂家也能共同来做一些事,但是记者却从多方了解到,绝大多数厂家对此只是静观其变,并不会盲目步其后尘。
和此前不久奥克斯的差价补偿一样,大的汽车制造商没有任何动作。像今年2月、5月、9月上海通用、大众中国全线产品三次大规模降价行动,都没有任何降价补偿措施。
于是,中国汽车市场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对于“降价补偿”问题,往往是一些中小汽车制造商在“孤独”地跳着“个人舞蹈”。
大厂商为何回避降价补偿? “这样的做法简直不可思议!”对于东风标致此次降价补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说。张伯顺之前曾担任过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市场部副经理。
作为国内汽车厂商第一次公开的、大范围的降价现金补偿举动,东风标致此举确实抓住了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的“眼球”,并在车市产生了阵阵涟漪。但人们对这只新鲜出炉的“诚信狮子”却似乎并不领情,比较普遍的反应是,这只是厂商在冷寂车市中的一次促销手段。
张伯顺认为,汽车降价虽然是一种国内外车市司空见惯的促销措施,但进行降价补偿却是没有先例的,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他说,表面上看,降价补偿能打动持币待购者的心,但这项措施需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作后盾,只能解一时之需,不能持久为之,更不可能当作普遍适用的惯例。
上海大众市场部一位人士说: “我们确确实实面临着一个老客户的处理问题。但是从法律意义上讲,老客户已经完成了购买行为,因此单纯从价格上来说,用户完成购买行为以后,我们一般是不会补偿的。”这也代表了大多数厂家对差价补偿的态度。
上海通用的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 “是否进行差价补偿要看厂家的经营策略,但是我估计厂家是不会这样做的。通用的客户群十分广大,如果对每个降价之前购车的客户都实行返还,那这车就别卖了。”
而厂家的说法也极其相似,一位汽车厂人士说: “是否实行差价返还是由企业规模和客户数量决定的,越是大企业,越是客户群广大的企业,越没有资本实行返还。奥克斯的客户少,当然可以实行返还,但是这对于其他大汽车企业来说就不可能。以上海大众为例,去年上海大众的销量就超过了39.6万辆,上海大众的客户更是数不胜数,如果降一次价,就给降价之前购车的消费者来一次差价返还,他们玩不起。可以说,国内没有几家汽车企业能玩得起。”
小厂商用降价补偿 逼宫大厂商 对于此次东风标致的降价补偿活动,众多的产业人士和专家一致认为此举宣传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这只是个别厂家的经营策略,而对整个车市不会造成实质上的影响。
上海东昌汽车集团营销总监张志明表示,这不过是在车市低谷上市、“生不逢时”的标致307的一种临时性的促销措施,其他厂家并无效仿的空间。对于那些销售基数大、市场占有率大的企业,降价补偿的代价甚至可以使企业倾家荡产。
在整个车市萧条的情况下,一些本来销售不好的车型更加滞销。而且年底到来,整年销售计划和任务依然没有完成,使得许多车商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抓住年底和春节的传统销售旺季的机会,同时也顺利为2005年新车型造势。
上海智策车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师认为,东风标致的行为应当是非常规的市场行为,可以用于一时,但不可能成为惯例。目前,东风标致在全国的销量并不大,能够承担起补差的费用。但如果是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等销量比较大的企业,降价补偿的代价可能动辄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企业很难承担得起。不过,一些销量较小的企业可能会效仿标致的做法。
此前抛出此类协议的奥克斯公司也是新兴厂商,市场占有率基本为零,实行降价补偿成本低,却能给消费者一个非常好的印象,使品牌迅速进入目标人群。
所以,从目前来看,降价补偿仅限于一些新兴的汽车厂家。这些汽车厂家正是看中那些大厂往往一款车型就可能拥有几十万的客户,不可能实行现金差价补偿。“而他们则可以轻装上阵,充分利用这一市场手段,来达到和大厂博弈市场的目的。”钟师这样和记者说。
事实上,作为对先期购车的消费者价格信心的维护,不少品牌都有一些补偿的举措。如许多厂家采取的延长新车保修期、增加车辆免费保养行驶里程数、定期检测、免费维修和免费技术升级等。
其实,对于降价补偿的形式,不管是现金差价补偿,还是免费维修等,都是厂商的特殊经营策略。“而采取前者,只是一些中小厂商用来应对大厂商的销售策略而已”。
上海永达新闻发言人唐华说,无论上海通用还是东风标致,其推出的措施都是企业各自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品牌,留住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