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上海首届汽车中高级人才专场招聘会反馈的数据显示,不到40%的企业表示聘到满意的人才。今年上海汽车行业的用工需求量预计达到1万人左右,除了传统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紧缺之外,招聘会还暴露出该行业有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人才和专业汽修人才相当匮乏。
研发岗位缺口最大 来自中国汽车人才网www.carjob.com.cn的统计显示,2006年上半年,汽车及相关制造产业的人才会继续保持在每月发布2000个需求职位上,并一直呈上升趋势。按照这个情况作初步推算,上海今年招聘量大概能达到1万多人。而本次招聘会共吸引企业36家,提供招聘岗位约900个,其中技术类(技术操作、研发等)岗位占了大约45%,生产/行政/内部管理类岗位占约20%,销售类岗位占35%左右。其中,招聘需要以中级技术或管理人员为主,大约占了67%,初级人员占了25%左右,高级人员占8%左右。
招聘需求虽大,也打出了年薪50万元的诱惑招牌,并且不乏幼狮、伊顿等多家知名汽车企业参加,但是仍然有六成以上的企业表示招不到满意的人才。
青睐海外留学人才 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杜青表示,由于汽车行业的特点,汽车行业对海外留学人才一直非常青睐。特别是多年来从事技术、有技术开发能力的海外留学人才极具竞争力,如果来到上海往往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理事、上海幼狮高级轿车修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巍对记者透露,国内的汽车行业中,由于人才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专业高级维修人才紧缺,原因一方面在于各种品牌和车型难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怕吃苦,放不下架子钻研技术。
专家建议
企业入校培养人才 目前汽车行业人才匮乏,导致大企业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小企业四处“挖角”的现象非常普遍,专家认为不规范的人才交流势必影响国内汽车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专家建议,企业需要把人才培养作为长期战略才能得到最大的投入产出回报,深入学校培养人才能够有效的解决企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