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行将结束,与上个月邮市趋强表现不同的是,本月市场绊现疲弱,绝大多数热门品种均出现一定幅度回调,而成交量的快速下挫和市场人气的萎缩也表明今年的歇夏期阴影在8月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充分说明了7月份市场的走强,主要是受6月下旬销毁编年邮票利好刺激,而在短时间内改变了市场调整的节奏,一旦这种利好被市场有效消化之后,多年来所形成的邮市歇夏期低迷仍然会对邮市产生影响,而从7月底开始的这种调整,在8月份的市场上就表现得格外明确。
纵观8月份的邮市表现,可以发现如下特点,而在调整中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又将给后市走势提供重要参考。
第一,市场热点不断消遁 6月25日国家邮政局“销毁1992~2001年发行的库存编年邮票”利好消息出台后,引发了市场兴奋,导致大量超跌邮票和市场热点品种(小辨张板块和炒作品种等)在7月上中旬出现大幅扬升走势,个别品种甚至出现价格翻番走势。但由于短线升幅过大,同样阻遏了后继投资者的跟进,许多人更是产生了畏高情绪,使得行情的升势失去了后继资金的增援。在这种情况下,回调是必然的选择,因此在大多数热门品种扬升半个月之后,从7月底开始,市场即明显感受到了抛压的存在,导致回调形成,且这种回调延续至8月份。
当然应该客观地看待本次回调,至少绝大多数品种的跌幅不大,且市价均维持在6月25日反弹行情启动前的价格之上,表明到目前为止调整依然处于强势中,属于正常回调表现。而受惠于“销毁”利好的超跌邮票在8月中旬已显现出非常好的抗跌性,预示着市场的承受能力大幅度增强。而这一点恰恰是今年邮市歇夏期中最大的看点所在,只要回调依然在上台阶的基础上,那么后市继续在进二退一的过程中走强就能够可期,也将为秋季行情的展开做好铺垫。
第二,新邮热点逐渐升温 从8月中旬开始,随着“雅典奥运会”邮票的发行,邮市进入了为期2个月的今年新邮发行密集期,而且绝大多数新邮题材出挑、热点品种层出不穷。到8月中旬,邮市热点又发生了悄然转变,部分短线客已将资金从前期热点品种中抽离,准备介入新邮中,仅是由于《奥运会从雅典到北京》、《邓小平诞生100周年》和《华南虎》发行初期的面世价格高得离谱,才延缓了新邮热点的快速形成,但整个市场热点转移现象已若隐若现。
第三,炒作品种快速退潮 短线资金由炒作品种向新邮转移,这一现象在7月下旬已初现端倪。当7月底《八仙过海》小型张发行之后,一度炙手可热的炒作品种即表露出成交萎缩、价格持续下跌的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7月份被炒得火热的“奥运片”,该片的价格由6元下滑至2.3元,显示出短线资金撤离。与此同时,《猴年》全张票、《亚展》加字小版张等炒作品种也连袂下滑,而《世界杯》小全张苦撑月余的28元防守位在8月中旬被击穿,无疑说明了短线客对炒作品种兴趣索然。
第四,2003年小版张强势调整 无独有偶,小版张也同样步履蹒跚,一度在7月上中旬表现活跃的《毛泽东》、《青铜器》、《图书艺术》和《杨柳青》等品种到8月底已有20%~30%的跌幅,前期强势减退,尤其是成交明显凝滞,造成了整个市场在8月份的热点乏善可陈。不过从走势看,2003年小辨张并没有跌回到6月下旬出现的低位,而是呈上台阶后的调整。由此该板块后市仍然值得期待,但市场热点如果转移到2004年小版张上,则后市的冲击力会减弱,这一点是9月份投资者需重视的看点。
综上所述,8月份邮市调整虽与炎炎赤日有关,歇夏期的影响难辞其咎,但更加直接的应该是与7月份走强关联,形成了8月份的调整也就可以理解,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到9月中旬。如果不出意料的话,9月的市场热点将围绕新邮展开,其间市场将发生新邮热点转移的现象,而前期热点品种将归于平静,尽管这是暂时现象,但投资者依然需要把握分寸。至于9月份市场能否出现秋季行情,则需视政策面的变化,其中不能排除利好推出的可能性,而且涉及打折品种的概率会更大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