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当美元兑日元跌至103.38创下近4年的低点时,市场分析人士大多预期,美元兑日元将很可能在短期内跌破100大关,直至跌向95,甚至90一线。不过,随后美元兑日元的走势却令市场大跌眼镜,美元兑日元从103.38展开了快速反弹,仅用3周时间,在本周三达到109.77,再次逼近110大关。
外资避险打压日元 日元前期上涨,主要是因市场看好日本经济前景而加大对日股投资比例所致。最近,受伊拉克日本人质事件和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坏账增加的双重影响,致使流入日股的外资产生避险需求,对日元形成打压,是造成日元连续3周下跌的主要原因。 日本人质被伊拉克武装劫持,使小泉政府面临执政以来最大的政治考验,而日本将在今年7月举行国会改选,市场因此担心人质事件可能影响日本政局稳定,流入日股的外资遂产生避险需求。 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不良放款将增加1万亿日元,引发日本银行类股下跌,也造成流入日股的外资产生避险需求。 外资避险的传统手段是在外汇市场抛售远期日元对冲风险,这对日元不利。 另外,日本2004会计年度开始后,日资进入季节性购买外国资产的旺季,增加了日元的抛盘,也是导致日元连续走低的重要原因。
升息预期提振美元 在日元抛压有所增强的同时,美元的市场需求在近期得到广泛提升,也间接形成对日元的压力。 美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表现十分亮丽,使市场对美元将提前升息的预期升温。本周,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上作证演说时指出: “虽然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没有形成全面通胀压力已经上升的经济环境,但美国的通缩威胁已经不复存在。”通缩风险是美联储长时间将美元利率维持在1%低水平的主要依据。因此,格老的言论意味着美国的通胀形势已经出现向上的拐点,这进一步加强了美元将提前升息的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本周三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期,美国2004年GDP增长率将上升至4.6%。如果该目标得以实现,那将创下美国经济20年来最高的增长速度,美元利率因此不可能继续维持在低点。
日元还有下跌空间 从技术面看,美元兑日元日线图上MACD指标自下而上穿越0轴; 7天和14天相对强弱指标RSI均摆动至70上方的强势区域,并继续向上运行,显示短期内美元处于强势而日元处于弱势; 美元兑日元周线MACD指标重拾上行动力,RSI指标即将向上摆动至强势区域,显示中期日元走势也不乐观。 目前,美元兑日元周线布林轨道上轨位于111.10附近,50周均线位于111.60附近,这是日元下档的短线支撑位,中期支撑位将落在112.71和113.53的周线缺口一带。 美元兑日元的周线中轨(20周均线)和日线中轨(20天均线)分别位于107.40和106.50,日元一旦反弹,将在这些位置遭遇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