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元指数于4月17日起的那周跳空低开,在周线上留下89.16至89.21的5点向下跳空缺口以后,美元连绵下跌20多个交易日。本周三(5月10日),美元指数最低跌至84.37,创下了自2005年5月12日以来的新低纪录。
本周,欧元、英镑和瑞郎三大欧系货币兑美元都创出了一年来的新高; 美元兑加元刷新了自1978年1月以来的低点纪录; 美元兑日元跌至110.08的8个月新低; 澳元兑美元也创出了8个月来的新高。
政策利空因素主导美元跌势
造成美元走出这波连绵跌势的原因,主要是政策面利空所主导,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4月中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半年一次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 “全球经济失衡局面难以改变,并将威胁金融稳定。只有美元大幅贬值且亚洲货币升值,才能消除经济失衡。”随后,七大工业国(G7)财长和央行行长举行会议后发表公报表示: “在新兴的亚洲经济体,尤其是中国,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是允许本币升值的关键,同时也要提高内需,减低对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依赖,并采取措施强化金融领域,这样才能解决全球经济的失衡问题。”
G7声明直接点名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显示G7对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是美国庞大的双高赤字)感到焦虑,市场认为这是G7发出了美元需要贬值的信号。这使得美元多头力量销声匿迹。
其二,4月下旬,美联储主席贝南克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合经济委员会作证时表示: “美联储未来的升息决策将益发受到经济数据的推动,且决策者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暂停已长达22个月的升息周期,以评估升息效应和经济前景。同时,美联储暂停升息的任何决定将不排除在随后重新采取行动。”
虽然贝南克如此直接地表白美联储未来政策动向的原意是为了体现增加政策决策的透明度,但结果适得其反,市场认为贝南克是在暗示将结束升息周期。
升息未必终止 利空稍见改观
虽然美元跌势连绵20多个交易日,但本周美元指数在关键技术位前显现出一定的支撑力度,美元多头恢复了一些反击的能力,使得美元跌势减缓。
这主要是政策面利空影响稍有改观所致。首先,美联储本周三如市场预期连续第16次调升美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5.0%之后,政策声明仍表示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只是强调收紧动作的时机和力度将取决于未来数据信息的变化,即美联储没有关上升息的大门; 其次,美国财政部在向国会提交的半年一次的关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汇率机制报告中,并没有指责中国为操纵汇率的国家。
后市展开弱势盘整
从技术面来看,美元指数自2005年3月低点81.28升至2005年11月高点92.63的75%回调支撑位在84.12附近;美指月线图上一根相当关键的轨道线下轨位于84.40附近,因此,84.40~84.10一带是美指今年内又一个重要的支撑带,将对美元的跌势提供支撑,预计美元短期(本月)内,跌破84.10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美指日线图短线技术指标,如7天RSI,严重超卖,有修复要求,可能提振美指温和反弹。不过,5周均线未来两周将下移至86附近,会限制美指反弹的高度。因此,预计美元指数在5月余下时间内将在84~86区间弱势盘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