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信用卡债务泥潭

信用卡是不少年轻人的好朋友,购物、出国旅游、与朋友唱歌吃饭都可以刷卡支付,而手头上没有现金时,还能在提款机预借现金。但不少人每月收到账单后,很大一部分薪水就要拿去还卡债,需要现金时,再用信用卡预借现金,结果身陷信用卡债务的泥潭。因此,想生活得更好,就得先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消费冲动,管好自己的信用卡。

    小屈是笔者的老同学,工作快一年了,却还时不时从其他老同学那里听说他向他们借钱,甚至借卡去刷的事。记得当年在学校的时候,他就办了一张卡,由于班里的信用卡对账单都是通过笔者转手的,所以能看到他月月都处在透支——还款——透支的循环过程中。当时他总以为有免息期,所以每每都只是先还最低还款额,但又总是不能在宽限期内还完所有欠款,最低应还款额是月月见涨。只是没有想到,如今每个月拿4000多元薪水的他,并没开始贷款买房、买车,依然是这副尴尬样。
    有一次聚会,实在忍不住,就问起他的信用卡之事。谈到他怎么会这样深陷信用卡债务的泥潭,他说用惯了信用卡,一般出门消费都是刷卡,吃顿饭、唱个歌、买条领带,都刷卡,结果每个月拿到工资除了付1400元左右的房租和水电费,就是还信用卡里的透支款,然后又开始消费,到最后10天5天,往往撑不住,所以偶尔要跟朋友“周转”。
    的确,现在社会上像小屈这样的“闪灵刷手”已经愈来愈多,从信用卡循环信用余额,以及汽车贷款、消费信用贷款等节节升高的数字,可以了解国内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已经很“超前”,“先享受后付款”成为不少人的人生哲学。

别用信用卡盲目消费    但这样怎么行呢?!这种习惯养成了,自制力都丧失了,而当债台高筑,每月薪水光支付利息就去掉一大部分,想要累积财富就愈来愈难。的确,20多岁的年轻人,刚毕业参加工作,还不会考虑到可能的失业、生病或者其他会使收入中断的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当他们看到想要的东西时,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想立刻得到满足。有了信用卡,也不管什么利息不利息的,总以为自己年轻有挣钱能力,可以先透支,但事实上这样下去,情况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因为信用卡不仅会影响你的工作,还会引起心理的疲劳。你得不断盘算如何付账,你会不断接到发卡银行打来的电话(小屈就已经接到招行好几次的电话提醒),而一旦你延误还债,压力会叠加在一起,就会扰乱你的正常生活,甚至影响你的健康状况。
    的确,同现金相比,一张塑料卡购物使花钱更为容易。想象一下,你在百货公司中看到一件你觉得非买不可的东西,但它超出了你的支付能力,现在将手拿到身前,想象着现金放在你的右手而一张信用卡放在你的左手,你将用哪种方式来购物?很可能是信用卡。因为潜意识里你觉得这样做似乎在节省你的现金。而且,使用信用卡购物使不少人感到自己比平时更有魄力,信用卡购物满足了他们的支配意识和自尊心,因为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刻,而刷卡消费,恰恰使他们找到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而且,使用信用卡购物时,人们很少考虑东西的质量,或者做到“货比三家”。因为很多商家和银行会采用一些刺激信用卡消费的营销策略,最典型的就是在开信用卡户头时告诉你在哪些商场、哪些咖啡店你可以享受10%或者20%的折扣,很多人都会为了这些折扣而掉入陷阱,还不亦乐乎,以为自己捡了便宜。
    当对账单出来时,如果你不能付清全部余额,那么你就得交利息,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就这样多付给银行和商家了。如果你不能按时还清,信用卡的循环利息可是很高的,有人甚至戏言那相当于高利贷。
    所以,最好不要参与到这种盲目刷卡消费的游戏中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个错误的选择。当然,也不是让你不要办信用卡,如果你喜欢这样的消费方式的话,就要保证每月都能付清所有欠款,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对建立你良好的信用有用,而不是起到相反的作用。而且,信用卡的最主要用途是用来应付你一时的资金紧张状况,比如大宗消费品的分期贷款或者应急取现,而非进行这类日常的可有可无的消费行为。千万不要依赖信用卡来生存,更不要从一张信用卡上取钱来付清另一张信用卡。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