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信息日报》报道 互相发送短信已经成了“手机族”惯用的沟通方式。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一些人开始借助网站向广大手机用户发送不良信息,从而骗取巨额钱财。这些人究竟使用了什么隐秘手段?16日,记者以发布赢利信息为名,假称与深圳9500网站合作发送短信,揭开短信骗钱内幕——
缴3500元可签协议 16日,记者与深圳的9500网站取得联系,咨询能否借助该网站发送短信。该网站一负责人称,可以以个人或公司的名义加入9500网站,但必须以会员的身份加入,且时间最少为1年。以个人名义加入该网站发送非赢利性健康短信每年收费只要1000元,而发送赢利性或不健康的短信每年收费高达3500元。如果以公司的名义加入,收费将更高,非赢利性健康短信每年须缴5000元,赢利性不健康短信每年要10000元。
为了打入该网站内部,记者将事先制定好的短信息内容“台湾富邦集团为庆祝销售超亿,将在南昌举行全国手机SIM卡抽奖活动,你的手机中二等奖,奖品为投影机和笔记本,南昌颁奖详情与130××××××××联系,联系人:陈先生”告诉对方。
约15分钟后,该网站一负责人来电表示可以合作,但在缴纳3500元的同时,需要签订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一、为记者发送1年的短信服务;二、只能向全国1000名手机用户发送短信,每天发送3次;三、因短信内容引发的后果由发布人个人承担。
监管处于“真空状态” 对9500网站的要求,记者表示接受,并准备将3500元用“电子商务”形式汇过去。对方得到记者的答复后,开始介绍发送短信的经过。将记者的手机号码与9500网站连接,然后向全国1000名手机用户发送记者指定的短信内容,每个手机用户每天发送3次。为了让记者放心,9500网站还定期地向记者发送信息,告知短信内容发送情况。
当记者提出发送赢利性短信会不会被有关部门发现时,该网站一工作人员称,他们的网站很正规,有合法手续,加之目前短信出现监管的“真空状态”,问题很难被发现。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目前我国手机用户接收短信处于被动接收状态。每座城市的手机号码段已分配好,有一定规律,短信息发送者只要找到每座城市的号码规律就可以群发,一次性可发上万条。
设置屏障阻挡非法信息 据江西移动和江西联通网络运营商介绍,不论手机短信息通过什么方式发送,都要经过通信运营商的短信网关才能到达对方手机上。因而国内不少消费者、专家都曾提议: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设置安全网关,对每条手机短信的内容进行过滤。
据了解,江西两家移动网络运营商都加大了对短信的监控力度:一是对短信流量突然增多的手机、平台进行抽检;二是两家公司都启用了信令监测系统,如发现可能危及国家安全、有重大欺诈嫌疑、有关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络传销信息等的短信,就将其翻译成文字,进行人工判别。如果确实危及国家安全的短信息,监测人员会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并删除该短信。 江西移动和江西联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有关短信的案子或者公检法需要进行相关调查,移动和联通都会积极配合,对手机号进行调查、定位。
逐条过滤成本太高 相关人士表示,如果要对全部短信的内容进行一一翻译、过滤,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成本太高。首先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设备;其次短信传送时效会大大延迟。法律界人士表示,全部过滤侵犯了通信用户、尤其是那些正常发送无害短信的用户的通信自由,目前还得不到国家法律的支持。
记者从江西省通信管理局了解到,江西省已加强了对运营商的监管力度,规定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取得相应的经营资格才能营业。目前省内的垃圾短信主要还是通过个人手机发送的。
专家建议,通信运营商可通过在源头上控制手机号码入网登记,做到一户一网。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近两年来,全国已经放开了手机号码入网的登记制度,不需要身份证明的入网卡随处可买。这让运营人员即使知道了手机号码,也无法确认发送方身份,整个通信市场由此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