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上了烫嘴的金饭碗

  见到杨剑,恰逢刚看完央视关于美伊战争的直播,忍不住开玩笑说战争让人更加意识到了同声传译的重要性。杨剑连连否认道:“战争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很多已经安排好的国际会议因为战争开始被临时取消,一些外资企业老总也鉴于安全因素取消了上海行程。本来春秋季节应该是同声传译的旺季,但事实上现在很多同行都闲置在家了。”

    然而杨剑依旧很忙。尽管从事自由职业只有一年,杨剑却早已成为“同传”圈里颇有口碑的人物。“目前上海在做同声传译的有几十人,但做得好的有品牌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个。这一行大多是口口相传,所以每一次的翻译都显得非常重要,不敢停下来,这种技能性行业越搁置越生疏。”

35岁转行,成熟的自由职业者    35岁的人选择做自由职业,在国内许多人看来都有些不可思议,可杨剑对自己的决定从来不曾后悔。“在国外,自由职业是非常普遍的一种从业方式。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生活成本,例如高级白领可能必须有一套豪华别墅和汽车才能表明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自由职业者、创业者或个体经营者只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准则就够了,他们往往拥有更多的财产,但他们的生活也更随意。”

    由于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杨剑辞职以及后来的一切努力都经过深思熟虑而且胸有成竹。这既有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也有对职业的信心。“同声传译因为技能特殊、供求关系紧张,甚至只能做自由职业。世界上能够长期雇佣‘同传’的机构可能只有联合国,因为只有那里,每月才举行那么多的国际会议。‘同传’和律师、医生一样,是非常体面的自由职业。”

    的确,同声传译被誉为“金饭碗”,而且是“烫嘴”的“金饭碗”,这一点数一数供求关系就可以了解。有统计表明,今年1到8月,上海平均每周有5.5个涉外会展,每个会展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同声传译,但上海真正经过“同传”训练的只有几十人,其紧缺程度可以想象。而与此同时,上海的国际会议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国际会议协会公布的排名,目前上海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仅名列全球各城市第86位,要缩短与“国际会展之都”的距离,上海还有很多需要努力。根据上海人事部门公布的数字,同声传译的人才缺口达到近千人。无怪乎去年9月,曾经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担任翻译的卢嘉祥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了一场同声传译的讲座,整个会场座无虚席,“金饭碗”的魅力可见一斑。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