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灵的位置——读艾涓《移动的城市》

  关于《移动的城市》,有信息,有花絮,有史料,留心的人大概也会发现很快就失去的一个时期文学的部分面像。有兴趣者大概也会发现艾涓的情趣和雅致。这是艾涓的另一面。这和艾涓的无奈、有时侯搀杂着点愤激形成了比照。很难说清他的哪一面是表面的,哪一面是深层的。了解他的人也知道,如果拂去浮躁的东西,可以揭出他的精神向往,他对现代文化史上许多大师的精神踪迹心仪已久,这在他对罗国士、陈少默等书画家的作品评论中有流露,所谓道德文章,大师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是他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渴慕。艾涓的《移动的城市》是文字的整理,也是心绪的整理,我建议艾涓在读出成就感的同时,也把懊恼捎带进去,因为熟知,我愿意在低调的评述中质疑这个失位与复位的过程,对于艾涓来说,如果能安妥心灵的位置,有可能释放出新的潜能。
                                       (本文作者系《小说评论》副主编)

  (《移动的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