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书店步行|小而美的秘密——德国汉堡萨克森门书店的故事

  每次,我走进汉堡市中心的塔利亚大型连锁书店,心里都静不下来。这里越来越不像书店了,更像一家文化百货公司。书架一排排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的礼品和文具。以前摆书的核心场地,经营着一家咖啡店中店,地盘大得快赶上了我家附近的萨克森门书店(Sachsentor Buchhandlung)的总面积。

  我住在德国汉堡东南方的贝格朵芙区,萨克森门书店是我们老城区步行街上的唯一一家书店。有一次左邻右舍聚堆聊天发现,人人都喜欢去萨克森门书店买书,都尽可能不在亚马逊网店订书。在德国,无论从哪里买书,价格都是一样的,因为德国至今还坚持图书定价这条法律,也就是说,图书作为商品,在德国各地及网上网下皆按印在图书封底的定价销售,没有价格战可打,这是国家对文化的保护措施之一。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亚马逊下单了事,却都愿意跑到萨克森门书店买书呢?

  一句话说不清。可以说清楚的是,亚马逊没有我们照样活得好,可萨克森门书店是家独立的地面小店,如果我们不去支持,说不定哪天它就会停摆。所谓支持,其实再简单不过,就是要买书的时候到那里去买。也可打个电话过去,如果店里没有,店员会做好预订,第二天上门取书即可。保证可供书目24小时书店送货的系统,倒不是萨克森门的独创,而是整个德国图书行业多年修炼出来的正果。



  萨克森门书店值得珍惜,是因为在那里还能找到书店之为书店的纯粹感觉。它美,空间布局及采光,暗合了人们对书天堂的向往。它小,面积仅69平方米,环墙而立的书架及屋中央的书台,只提供12个分类,但深懂本区读者的核心兴趣,重点是青少年读物、小说、旅游,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汉堡和贝格朵芙区的历史文化,这种“附近感”十分贴心。

  书台的5月主题是“花园”,正合时宜。书店门外,在终年打开的遮阳布下,立着两个格外受欢迎的“现代经典”书屉,里面摆着因过时或残损而折价的书。除了卖书,这里什么都不卖,唯一的非书品是贺卡,这件在国内几近消失的纸制品,在德国还是日常生活的构成部分。

  这家书店尤为迷人的是它的店员,每次进门,总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他们已是大妈大叔的年纪,亲切和蔼,每个人都懂书,有问题问谁都行。除了老板约翰森先生(J.Johansen)本人,全店只有一名全职员工,那就是柯诗乐女士(u.Kirschner)。其他五位女店员的工作时间或半天或按钟点计。但他们都有共同点:皆为书商学院科班出身、书迷、老店员。比如,柯诗乐女士1989年入职至今,从未离开过,主要负责小说和店中各项外联。可劳馨(C.Clausing)女士负责童书,她是书店最早的员工,从1986年书店成立之时就在,今年要退休了。还有布珥女士(K.Buhre),她负责橱窗设计和实用类图书。她读书商学院时的两年同步职业培训,就是在萨克森门书店做的。十年前布珥重回贝格朵芙,立刻就跟萨克森门书店续上了前缘。

  我女儿读高一时,语文课上讲歌德的《浮士德》,她和同学去萨克森门买书,发现书店里已经摆好了一摞学生版的《浮士德》,好像这家书店神通广大,料到他们学校这个月要讲浮士德似的。神通广大的是柯诗乐,她不仅跟学校有密切联系,还是学生读书比赛的评委。除了为本区的中小学做好服务,当地老年人活动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几次读书会,萨克森门也会在店里把书单上的图书及时备足货。

  2018年,我参加了书店为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举办的朗读会。店里没有做活动的空间,他们和本区一家文化协会联手,利用人家的空间接待了一百多名读者。活动现场有伍绮诗《小小小小的火》德文、英语两个版本供作者签售,仅这个小细节就看出书店的专业和细心——英文好的读者可以购买原版来读。



  2020年春夏,德国因新冠疫情实施全国管控,只有超市、药店被允许正常营业,包括书店在内的其他店面一律关门。萨克森门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求生策略,读者可继续向他们网上或电话订书,店员和老板骑单车给大家免费送书上门。管控结束后,步行街上好几家商店都倒闭了,萨克森门书店反而赢得了更多的读者。柯诗乐说,管控期间影院、博物馆、音乐厅都关门了,重拾阅读的人反而多了起来。

  被评为汉堡七个最美书店之一的萨克森门书店,由约翰逊的母亲和一位女友共同建立。这两位多年的心愿就是开一家书店。她们的耐心等待有了好结果,位于步行街黄金地段的一家花店搬走了,她们马上在那里开张了萨克森门书店。约翰森作为第二代掌门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持经营至今。书店从未搬过家,36年来,一直安安稳稳地驻扎在一栋1905年建成的老楼底层。这座老房子受古建筑保护,在装修时须遵守政府部门的各项严格规定,比如连门前的一级台阶都不能更改。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