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维尼的世界》《柳林风声》编辑手记

  下面,和各位读者分享《小熊维尼的世界》、《柳林风声》责任编辑顾真老师的编辑手记:

  小熊维尼和他的朋友们,之所以有现在的知名度,是作者米尔恩与谢泼德共同努力的结果。

  事实上,没有谢泼德的插图,就没有小熊维尼和他朋友们如今的经典形象。

  作者和插画家在聚会上一拍即合,成为了默契的合作伙伴,他俩的孩子也成为了好朋友,这是两个有趣灵魂经过交汇之后的创造。

  电影《再见,克里斯托弗·罗宾》里涉及谢泼德的段落就部分反映了插画家在成就这套书上面的作用。

  虽然迪士尼的改编让小熊维尼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迪士尼的小熊维尼(包括小猪、跳跳虎等)形象都经过了改变,变得更加商业化,更加符合迪士尼的审美,与原版的形象已经相差较多。

  所有看过原著的人都公认的事实是,E.H.谢泼德的原版插图比迪士尼改造过后的版本更出色!

  所以上海译文版《小熊维尼的世界》的推出,也是想达成一个愿望,想在中文世界里呈现维尼和他在森林里的朋友们原本的样子。因为维尼的文学原著,包括文字、精神与图画的美感,都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原著插画皆是单色素描,虽然没有色彩,但笔触非常迷人。

  后来的上色版本,也由原绘者谢泼德上色,中间相隔了快50年,在他90岁时才出版。本次我们的《小熊维尼的世界》,采用了原版的黑白插图,虽然怀旧,却一点也不过时,依然充满生命力。

  谢泼德亲自上色的彩色版本也在酝酿中,可以说两种版本各有特色,各有韵味。

  在谢泼德晚年,“小熊维尼”的版权售卖给了迪士尼,所以才有了迪士尼后续对维尼熊形象的改造与推广。

  几经周折,译文社联系到了版权方。最初因为有迪士尼的关系,询问后对方向译文社开出了一个很高的报价,让人望而却步。但在大半年的时间内,译文社一直保持着关注和与外方的联络,后来事情终于出现转机,对方的价格出现了一定松动,最终完成了版权的购买。

  “小熊维尼”系列是儿童文学经典,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大读者,有很高的价值,也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选题。

  米尔恩的作品已经公版,但谢泼德的插图依然在版权期,但对译文社来说,纯粹出一套不带图的“小熊维尼”系列或者用其他插画家的插图,都意义不大。

  总之,我们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做一套谢泼德插图版《小熊维尼》的想法,有幸在今年得以实现。

  以上就是这部《小熊维尼的世界》背后的故事,也回应了今天的标题——没有谢泼德的插图,就没有现在大家看到的小熊维尼。

近距离欣赏小熊维尼的魅力吧
  现在,让我们一起近距离地欣赏这部作品集吧!

  《小熊维尼的世界》共包括四册作品。

  首先介绍两本关于小熊维尼的故事,分别为:《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1926年)和《噗噗角的房子》(The House At Pooh Corner,1928年)。

  维尼的故事,是米尔恩围绕自己的儿子,克里斯托弗·罗宾与他的童年玩伴创作的童话。

  小熊维尼在故事里是一只没头脑的小熊,经常闹出让大家哭笑不得的笑话。聪明的小男孩儿罗宾总是亲切地叫它,“傻老熊”,但是却总是温柔地照顾着维尼,只要有罗宾在,所有的困难都会化解,所有的烦恼都不复存在。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谢泼德的黑白线条画与米尔恩的文字完美合奏,才有了这支无限纯真的童年小曲。一起来欣赏一下从谢泼德笔下诞生的这只维尼。

  谢泼德画出了维尼和小伙伴们一次又一次玩耍嬉闹的瞬间,笔触生动活泼。

  除了这些凝固下动作的一瞬间,我最喜欢的,还有另外一种画面,谢泼德笔下的罗宾和他的小玩伴们,维尼、小猪……悠然享受着此时此刻。

  除了《小熊维尼》和《噗噗角的房子》,此次一起出版的还有米尔恩的两本童诗集,分别为《当我们很小的时候》《When We Were Very Young》 (1924年)和《现在我们六岁了》《Now We Are Six 》(1927年)。

  两本童诗集中的诗歌,都是A·A·米尔恩和他的夫人在陪伴他们自己的孩子玩耍的时候构思出来的。

  《当我们很小的时候》是米尔恩最畅销的诗集(共44首)。这本诗集中第38首《泰迪熊》(Teddy Bear),正是《小熊维尼》中主要角色维尼的艺术形象的雏形。

  因为这两本童诗集里的题材更加丰富,谢泼德的才华有了更多描绘的对象 ,更多施展的空间,让我们得以欣赏到更多精妙绝伦的插图。

  除了《小熊维尼的世界》四册一套之外,上海译文同时还引进了谢泼德插图版的《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1908年出版,是当之无愧的英国文学经典和儿童文学瑰宝,也是最能代表20世纪的百本书之一。

  作者肯尼思·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 ,1859~1932),常常为生病的6岁独子编讲故事。1907年,他写给儿子的一扎信,就是童话《柳林风声》的基础。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奇幻的想象力,描绘了充满诗意的自然和一群小生灵的传奇。住在水上的河鼠、住在森林里的獾、住在地下的鼹鼠,住在豪宅里的癞蛤蟆……性格迥异的一群好朋友,共享着忠贞友情的卫护,共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历?。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