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出版社《伊春》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本期2月月览。

《伊春》 赵松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继《空隙》《抚顺故事集》《积木书》《隐》之后赵松2021年度全新力作,10个短篇小说以精湛的叙事技艺和深邃的洞察力,走进人心之宇宙;打磨汉语美感的可能性,架构难以逾越的叙述迷宫。
南海(节选) 文/赵松
1 巨大的玻璃幕墙,灰亮的停机坪,那些飞机。它们那迫近的庞然躯体,过于触目了,那些粗糙的接缝,污垢的花纹,腹部张开的货舱,看久了,会怀疑它们能否飞上天去的。当然它们总会飞上去的。没人留意它们像大鸟收拢双腿那样收了起落架,缓慢仰起头,剧烈地摩擦着空气,摆脱地球引力,渐渐模糊,慢慢清晰,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像个玩具。等飞得足够高远了,就显得精致起来,像银鱼,滑行在寂静透明的深海里,而下面的尘世,则如同海底的倒影,无论是城区还是乡野,都布满了暗礁、孔穴、泥沙,还有海藻、珊瑚……它们缓慢移动,甚至轻微摇晃,吸引各种微小生物成群结队而来。
他对人群没兴趣。他们走了。他们来了。无需区分,他们是他们,而不是某个人,不需要眼光的停留,就像因气候恶化而失去季节意识的候鸟,他们无规律地频繁迁徙,嗡嗡叫着来,又嗡嗡地离开,不知何时又忽然回到了这里。那时候,吸烟区还没有取消,他厌恶里面那股令人恶心的濒临死亡的烟臭味儿,那些目光呆滞的吸烟者,甚至视他们为离死不远的人,可他还是宁愿待在里面,坐在他们中间,待上很久,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只要嗓子受得了,没到要吐的地步,只要烟盒里还有烟,他就会抽下去。
多数烟都被他迅速地吐出去,去驱散别人的烟,随即也被吞噬,但也足以让他享受到那点诡异而又躁动的畅快,体会到那种强迫症般抽下去的欲望。所有的烟都在反复经过所有人的肺。他不喜欢抽烟。他需要抽烟。“吸烟有害健康”。可健康也会令人愚蠢。健康的人也会死的,大家殊途同归,前脚后脚而已。说到底,凡事皆有代价。有时候,他还会把自己想象为那种老式的蒸汽火车,只有冒着滚滚的浓烟,才能轰隆隆地奋力前进,尽管到头来很可能是无处可去。
他很想再详细些为你描述在机场里停留时不断浮现的感觉。它们让他迷惑,也让他莫名迷恋,可是现在,他却想到了别的事。在这种时候,他清晰地感觉到,属于自己的时间正飞快地流逝,就像沙漏里的沙粒,不停地流下去,都所剩无几了,而下面却并未慢慢隆起新的一小堆细沙。他的这个沙漏是没底的,沙粒流下去就无影无踪了,就像他心里的那些词语,消失了。
在失语症到来之前,要是你在,就能修复那个底部了。那样时间也就会停下来,重新聚积……既然想到了你,那就顺着这偶然的线索继续想下去。在他的意识里,此前,此后,任何随机浮现的,所有随机沉没的东西,都是他还活着的见证,仅此而已,毕竟离坐着等死的状态还有段距离。
2 你还不了解他。你只是随意想象了一下,他就出现了。一个你原本无法想象的人,浮现在你面前。你把那本奢侈品杂志敞开着放在旁边刚空出来的座位上,他就盯着那占了两个页面的劳伦斯·布洛克的黑白照片。在那个机场里,下午,临近四点,你坐在离登机口不远的位置上。几乎所有的位置都坐满了人,还有很多人站着,围着给手机充电的地方,围着堆放在地上的行李,甚至还有些人围着垃圾桶。那本杂志里多是广告图页和软文,唯一可看的,就是那篇劳伦斯·布洛克的专访。关于这位作家,你知道,为了对抗抑郁症,他曾迷上了徒步和马拉松。你不喜欢那些迷恋运动的人。你从来都是个不运动主义者。
你注视着他。这个看上去形象气质有些黏稠的中年男人,整体轮廓都在变得模糊不清的人,皮肤是油性的,易出汗的,无论是面部,还是身体,线条都是软绵绵的,有时你甚至觉得这是轻微浮肿所致。他试着跟你搭话。你知道这只是因为他需要说话,跟某个人,某个让他觉得多少有点奇怪的陌生人。人人都有这样的时候,在某个时刻,某种环境里,比如机场,漫长的等候,在飞机上。那时他还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后来想想,你甚至觉得你们的对话方式有些幼稚。当然这也没什么,如此对话也自有其微妙的状态。之所以没跟他谈及你的职业,是不想让这个刚刚构建起来的微妙语境转眼瓦解,落入琐碎而又惯性化的日常状态。而幼稚的话语能令人轻松,能让某种闲置已久的功能被意外地激活了。只是,你仍旧停留在离他不远的某个点上。你需要距离。而他刚好就像距离本身的某个侧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