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费因斯 演员
大卫最满意的影视改编是亚利克·基尼斯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他常常提起基尼斯。基尼斯会问他非常多的问题,对于这些他总是如数家珍。他很喜欢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对《不朽的园丁》(书名译为《永恒的园丁》)的执导。梅里尔斯、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电影版《锅匠》导演)、苏珊娜·比尔(《夜班经理》导演),他们三个都不是英国人,但都给影片带去了不同的风格,对故事做出了他们的阐释。
大卫和我有过一段时间的通信,他会寄给我热乎乎的新书。去年没有去他的生日派对,我觉得非常遗憾。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我的一部纪录片的展映会上,他和他的夫人简一同前来,那是一年前的事。
大卫总是精力无穷、反应敏捷。他非常健谈,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声音。人们常说,他本可以踏上演艺之路。其实,他是有那么点演员的意思。他能够非常敏锐地捕捉他作品中的表演元素。
不像有的作家,大卫不是那种戒备心重、有所保留的人。他享受他的成功,这真好。他的自信不是炫耀、自负,而是对生活充满兴奋与激情。在需要的时候,他会锱铢必较,但同时,他是善意的、支持你的、可敬的。在人生路上,你会遇见一些人,你敬仰他们,尽管自知他们的精神是你所难以企及——大卫就是这样一个人。
本·麦金泰尔 作家
我们常常通信。每一张奶黄色的信纸我都收藏着——上面是他20°倾斜的细长的手写字:小道消息、板球比赛、正在读的与推荐的书目、偶尔对于政治的一通看法、那些善意的给我的书纠的错(主要是针对我故意拼错的德语)。勒卡雷热爱德国与德语文学,1950年,他加入英国军情机构,审问从东德逃到西德来的叛变者。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今年十月他汉普斯特德的家中,那时他来伦敦做治疗。桌上的一盏灯微弱地照亮这个多少年间都未曾改变的会客厅。我们保持着一定社交距离,共饮一瓶非常冷的香槟。他说他在写新书,这次是一章章来写的,写好一章他就发一章给他的经纪人强尼·盖勒。他说他在给一些线索收尾,“比如卡拉的女儿后来怎么样了”,以及其他那些史迈利的人马何去何从。不知道这些未来是不是还会出版。
他依然风趣幽默,但当阴影爬上镶木地板时,房间里有一丝告别的意味。他说到“剩下给我的时间”。他可能指的是下一个交稿期限;或许也有可能,他就是一个全然掌握着自己的叙事的作家。
在门口他冲我挥手。“当这疯狂的疫情结束后,我们康沃尔再见。”他知道这话不是真的,这是最后一个深思熟虑的谎言。待我来到街上回头看时,屋子已经暗了。
勒卡雷作品系列

《间谍的遗产》 [英]约翰·勒卡雷 著 文泽尔 译 史迈利回归! 暌违半个世纪 勒卡雷推出《柏林谍影》续篇 不速之客的到来 揭开了六十年代谍战往事的旧伤疤 那个刺骨的严冬再次浮现眼前
《鸽子隧道》 [英]约翰·勒卡雷 著 文泽尔 译 从军情五处、军情六处的间谍 到英国国宝级小说家 《柏林谍影》作者约翰·勒卡雷的回忆录 一个大师的朋友圈 一部20、21世纪的当代史
《夜班经理》 [英]约翰·勒卡雷 著 何湾岚 译 英国国宝级作家约翰·勒卡雷 首部后冷战时代间谍小说; BBC同名电视剧 汤姆·希德勒斯顿、休·劳瑞联袂主演
《柏林谍影》 [英]约翰·勒卡雷 著 刘险峰 译 英国国宝级作家约翰·勒卡雷扛鼎之作 突破类型界限的文学经典 特别收录50周年勒卡雷长篇序言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英] 约翰·勒卡雷 著 董乐山 译 英国国宝级文学大师约翰·勒卡雷经典之作 同名电影获第84届奥斯卡三次提名
《史迈利的告别》 [英] 约翰·勒卡雷 著 张鲲 译 张爱玲和王朔激赏推崇的文学大师约翰·勒卡雷 献给“失意”间谍的时代挽歌
《召唤死者》 [英] 约翰·勒卡雷 著 林冠 译 英国文学大师约翰·勒卡雷惊艳处女作 书写永恒人性之作 与福尔摩斯同样家喻户晓 传奇间谍乔治·史迈利初次登场

喜欢阅读电子书的朋友 还可以在kindle 一键购买文景出品的全部15本勒卡雷作品
套装包括: ▌乔治·史迈利系列 《召唤死者》《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荣誉学生》《史迈利的人马》《史迈利的告别》《间谍的遗产》
▌其他精彩间谍小说 《德国小镇》《完美的间谍》《莫斯科情人》《谎言定制店》《永恒的园丁》《伦敦口译员》《夜班经理》
▌勒卡雷回忆录 《鸽子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