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笫之间》译后记

    伊恩·麦克尤恩1972年毕业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创作硕士班,1975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与最后的仪式》获萨默塞特·毛姆奖,1978年又发表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床笫之间》,均获巨大成功。他的短篇小说语言简洁典雅,内容却令人毛骨耸然,在貌似沾染色情的描写背后潜藏着严肃的意义。他早期的这些短篇处理的题材相对狭窄,大多反映带有病态意味的性心理和行为。在最初的两部短篇小说集中,麦克尤恩自由放任的想象力就已初现端倪,这些小说构成了一个充满不合时宜、颓废、反常、被遗弃的人组成的世界,情节既怪诞又残忍,性、死亡、乱伦乃至残杀儿童的主题赫然在目,但作者却用优美精确的语言来承载这些令有些人觉得不适、不安、恐怖然而又仿佛源自生活某个晦暗角落的题材。他的短篇小说可谓精确描述和黑色幽默相结合的产物。有人评论他行文之冷静与准确犹如艺术品手工场的说明书。

    虽然麦克尤恩后来几乎不再经营短篇,但是对自己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发表的那批短篇却非常珍爱。他1983年接受专访时谈到,“我创作那些短篇的态度非常严肃,写的时候速度很慢。我会始终不渝地支持它们。”有论者认为,这批短篇值得我们关注,理由如下:奠定了麦克尤恩作为年轻作家的重要地位;不少评论家对之颇为重视;麦克尤恩本人非常珍惜;这批短篇以各种不同而又复杂的方式指向后来的长篇创作。另外,这批短篇本身就魅力独具。

    麦克尤恩的这些短篇自发表以来始终有大批崇拜粉丝,很少遭到过冷遇,甫一露面,便引起某些评论家的关注。这两部集子出版后不久,美国的重要评论刊物《党派评论》和《斯温尼评论》就有提及和评介。我们暂且把议论的重点放在他的《床笫之间》上。赫尔米奥尼·李在《新政治家》杂志上对这部短篇集的评论就非常正面和积极。她写道:这七个短篇是对荒芜和变态生活优美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描写,最初的震撼过去后不会轻易被忽略,那种别致的痛苦和失落的意象回想起来似乎深有所植。在《观察家》杂志上,这位评论家声称麦克尤恩在这本集子里显示出卓尔不群的小说家应该具备的特质,频频向欲望、尴尬和社会疏离投去冷静和准确的瞥视,同时又非常好玩。不过也有个别评论家毫不掩饰对麦克尤恩创作题材的反感。卡洛琳娜·布兰克伍德认为麦克尤恩别具一格,对都市的荒凉景致描写鲜活生动,善于营造令人难忘的危险氛围。但是,某些冒犯普通人底线的不爽描写也让他付出代价,刻意让人惊愕,却导致对话的扭曲几近荒唐,而且情节构思上人工斧凿的痕迹较为明显。尽管如此,无论普通粉丝还是写作界人士,总有人依然对这批短篇珍爱有加。

    《床笫之间》里的七个短篇均与怪诞和变态的纠结有关。作者使用了诸多超现实的元素,却将其天衣无缝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一只豢养大猩猩的沉思》中那只大猩猩,以第一人称口吻表达了对挚爱的恋人,那位跟它睡过觉却眼看要抛弃自己的女作家的愤懑和幽怨。除了极个别生理上的特殊感受,这只絮絮叨叨像个怨妇般的大猩猩的几乎所有思绪都可以置换成一个真实男人的所思所想。这个构思肯定是完全超现实的,但大猩猩的思绪却可以在人性中找到对应点,那种挫折感、绝望感和一波三折的情绪变化,完全建立在人的日常感觉上。《临死前的高潮》里的叙述者是个伦敦富商,忽然被服装店橱窗里展示的塑料女模特击中了欲望的某个敏感点,爱得欲罢不能,煎熬不已,然后用商人特有的方式出价把女模特买了回去,可是男人的自私、多疑和嫉妒又让他痛下重手,强奸了没有生命的模特后又将其摧毁。臆想的奸情导致的嫉妒逐渐累积,终于失控,发生了毁灭性的质变。如果把那个服装模特置换成有着真实肉体的女人,这个商人的爱欲和反应同样成立,然而这个故事在现实中成立吗?当然不成立。但麦克尤恩在想象中让它如痴如醉地成立了。大猩猩和女人相爱,富商和没有生命的橱窗模特相爱,我们可以把这两篇小说的要旨强词夺理地讲成人与动物,人与物件的怪诞相恋,这样的爱恋反而把人性中幽暗的国度照得更加亮堂。作者把正常社会压抑的东西用变形的方式放大了,便于人们观看。

    女性的报复行为有时非常原始和野蛮,《色情作品》中两位可能被传染上淋病的女护士索性把她们共同的唐璜给阉割了。奥伯恩在两位女人中间游刃有余地睡来睡去,这种不负责任招致的不是道德谴责和经济损失,却是终身不能为男人了。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发生的概率有多高不好说,其震撼性却让人惊愕,对这样一个结局,过多的阐释显得很苍白。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