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领导人们好像没有听到如此清晰的警告呢?

    这一切足以说明,警钟已经敲响,危险已经来临!

    为什么我们的领导人们好像没有听到如此清晰的警告呢?简而言之,是否因为他们不愿意听到真相?

    如果真相不受欢迎,那就很容易被忽视。

    但是我们从历史的痛苦教训中得知,忽视真相的后果很可怕。

    例如,我们最早得到警告,由于飓风“卡特里娜”的袭击,新奥尔良的防洪堤将倒塌,但是这些警告并没有引起注意。之后,国会成员中的一个两党联合组织,由众议员汤姆·戴维斯担任主席,他也是众议院政府改革委员会的主席,在一份官方报告中说道,白宫未能对大量的信息做出反应,缺乏环境意识和判断失误,在事实上加剧了飓风“卡特里娜”造成的灾难。

    今天,我们听到也看到人类文明将有可能面临最可怕的灾难,那就是不断恶化的全球气候危机,其危险程度会迅速超过我们以往所遇到的任何情况。

    但是即使这样,这些清晰明确的警告却因总统和议员“缺乏环境意识”而被忽视。

    正如马丁·路德·金在遇刺前不久的一次演讲上所说的:

    “朋友们,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事实是,明天就是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猛烈而紧急的现状。在生命与历史的难题揭晓之时,有一样东西叫做‘太迟了’。拖延等于盗窃时间。人生总使我们赤裸地站立,为丧失机会而灰心沮丧。人类万物之潮水不总是盈满,也有低潮的时候。我们也许会绝望地呐喊,希望时间能停下脚步,但是时间固执不理会恳求,继续匆匆前进。

    “累累的白骨以及无数文明的碎片都记载着悲惨的话语‘太迟了’。冥冥中,有一本无形的生命之书,忠实地记载着对我们忽略行为的警示。奥玛·海亚姆(伊斯兰诗人,其诗富有哲理。)说得对:‘立即行动,否则太迟。’”

    虽然全球变暖潜藏危险,这场危机中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样的危机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呢?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和利润,但是机遇远不仅仅包括这些。我们能制造清洁的发动机;我们能利用太阳与风能;我们能不再浪费能源;我们能在不使地球变暖的前提下利用充足的煤炭资源。

    拖延者和否定者试图让我们相信把握这些机遇需付出的代价是多么昂贵。但是最近几年,几十个公司在削减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还节省了成本。全球一些最大的公司大刀阔斧地行动,希望能抓住未来清洁能源所带来的巨大商机。

    如果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还能获得更加可贵的东西。

    气候危机赋予了我们机会,去体验历史上很少有哪代人能了解的一种时代使命,一种规范道德所带来的愉悦,一种共享且统一的事业,一种为环境所迫而停止偏狭与冲突所带来的振奋——偏狭与冲突遏制了人类追求卓越的需求,总之,一种升华的机会。

    当我们得到升华的时候,我们精神焕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因愤世嫉俗以及绝望而窒息的人们将可以自由呼吸。因人生失去意义而遭受痛苦的人们将重新找到希望。

    当我们得到升华的时候,我们将经历一次良心的顿悟:这场危机与政治无关,而是一次对道德的叩问,对灵魂的考验。

    人类的文明和地球都岌岌可危。正如一位知名科学家所讲的,我们即将遇到的问题是人类这个大拇指和新大脑皮质的结合物在地球上是否能继续存在下去。

    这种自我认识将赋予我们能力来承担其他相关的挑战,其中包括:艾滋等杀伤性传染病,全球贫困,正在进行中的全球从穷人到富人的再分配过程,在达尔富尔正在发生的种族灭绝,在尼日尔等地发生的饥荒,漫长的内战,海洋渔业的破坏,不和谐的家庭,缺乏沟通的集体,美国民主的腐败,重归封建制的大众论坛。

    回想一下在全球法西斯横行的年代里发生了什么。最初,即使是关于希特勒的真相也是人们不愿面对的。西方很多人希望危险会自行消失。他们忽视了清晰的警告,并且向邪恶妥协,等待着,希望最好的情况出现。

    等到慕尼黑和谈之时,丘吉尔说过:“这只是饮了一杯苦酒的第一小口,这苦酒将年复一年地提供给我们,直到我们重新恢复道德、健康和活力,我们重新审视自我,站在支持自由的立场上。”

    但是,英国然后是美国和其他盟国最终团结起来面对威胁,我们一起赢得了同时在欧洲以及太平洋进行的两场战争。

    在那场可怕的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获得了道德权威的支持来起草马歇尔计划,并且说服了纳税人为其支付费用!我们获得了力量和智慧,来重建日本和欧洲,并且启动战败国的振兴计划,这为未来五十年的和平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现在我们依然面临一个道德的紧要关头,一个十字路口。根本上,它不仅仅是关于科学讨论或者政治对话的问题,而是关于人类的生存,关于人类能否超越自我,迎接这个新情况的问题。用心感受,用眼观察,我们呼唤回应。这是一种道德上、伦理上、精神上的挑战。

    我们不应该惧怕这次挑战,相反,我们欢迎它的到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的,“明天就是现在。”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