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鲜肉”席卷荧屏,图书市场似乎也被波及。前不久,被粉丝称作“鲜肉作家”的苑子文、苑子豪兄弟在青岛签售新书受到千人追捧,不少粉丝一次购买五六本书。无独有偶,沈煜伦与张皓宸等年轻帅气的作者也被打上“鲜肉”标签,并且人气高涨,以致有人戏称“写作也步入了‘看脸’时代”。
以前说到“看脸”,基本上都是娱乐圈、影视圈的事情,所以当一大批“小鲜肉”作家开始受到读者的追捧,他们的作品也屡屡创造出可观的销售数字的时候,让人不免感叹,现在连写作也步入“看脸”时代了。尽管这其中难免有调侃的成分,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有着年轻而俊朗外形的“小鲜肉”作家们,他们的作品更容易得到年轻读者的认可,也就是得到市场的认可。
当然也有人表达了自己的质疑和不理解,他们认为写作终究是一件寂寞而辛苦的事情,脸蛋长得好看不好看,和图书的内容、质量、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这些“鲜肉作家”受到追捧的背后,是否有读者在“粉丝崇拜”的心理影响下盲目买书,或者说把买书当成了追星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实只要这些“鲜肉作家”的作品内容是积极向上的,故事是温暖感动的,没有诲淫诲盗的成分,那么读者阅读它们就是有益而无害的,至少比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手机和电脑游戏上要强得多。
这些“鲜肉作家”们不仅颜值高,更熟知年轻读者的心理,知道什么样子的文字为读者们喜欢。读他们的文字,字里行间中不只透着一股青春的气息,更处处体现出他们对梦想的追求,可以说,励志是他们写作的主题,这也是“鲜肉作家”们受欢迎的一点。如青春偶像代言人张艺兴在首作《而立24》中,就生动还原了自己在韩国当练习生的拼搏奋斗史;北大双胞胎兄弟苑子文、苑子豪,从身边人入手,讲述一个个为梦想打拼的励志故事,读来又温暖,又感动。
文字虽然励志温暖,但这些“鲜肉作家”的作品距离真正的文学经典还有漫长的距离。从读者的角度,从阅读的角度来说,还是要阅读经典。所以我们不反对阅读“鲜肉作家”们的作品,但是希望读者能够在一个个短小但温暖、励志的故事和真正的文学经典作品之间做好平衡。尤其是当一些“鲜肉作家”为了现实利益而开始粗制滥造的时候,即便是他们的粉丝,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而不是“爱屋及乌”,盲目追捧。
说到底,写作进入“看脸时代”并不是什么坏事,也不用过于担忧,但既然是文学创作,终究还是要靠作品,靠内容说话,“鲜肉作家”们应该明白这一点,“粉丝”们也应该明白这一点。
|